方舟子有選擇性的打假令人悲哀

時間:2011-01-24 14:58   來源:台灣網

  1月13日,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對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一事作出指控不成立的結論,朱學勤在隨後表示,這為解決學術混戰開了一個好頭,開了中國學術史的先例。但與此同時,方舟子卻在網上不斷發文指責復旦大學學術規範委員會袒護朱學勤,並指朱學勤的論文中存在大量涉嫌抄襲和翻譯錯誤的問題。(1月23日《羊城晚報》)

  沸沸颺颺的朱學勤博士論文涉嫌抄襲一事終於有了定論,原來又是子虛烏有,作為自由主義領軍人物的朱學勤終於可以洗清不白之冤了。不過,雖然復旦大學已經就此事給了公眾一個答覆,但向來喜歡“咬”人的方舟子卻不依不饒,堅持認為朱學勤存在抄襲行為,並且認為復旦大學在袒護朱學勤。

  朱學勤1985年陜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畢業,1992年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眾所週知,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中國各大高校的學術風氣還是非常純正的,抄襲論文的情形少之又少,加上當時網際網路尚未興起,即使有人想要抄襲,也不太容易找到抄襲的對象。朱學勤在學術界早就名聲在外,以其學術水準,應該説也用不著抄襲論文,從其人格來看,更不可能有這種劣行。

  方舟子被媒體譽為“打假鬥士”,其實,在筆者看來,方舟子打假是假,炒作自己才是其真實目的。縱觀方舟子所揭露的那些人,沒有一個是政府官員,基本上都是些沒有強大權力靠山的學者或者企業家。可見,方舟子的打假是非常有選擇性的,完全是柿子挑軟的捏,當然,他的打假對象肯定都是知名度比較高的社會名流,因為只有針對這些人,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官場的腐敗便逐漸加劇,弄虛作假也逐漸成為了官場常態,尤其是在地方官場上,很多官員甚至完全是靠弄虛作假上位的,因此,才有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説法。官場上的弄虛作假之風最後向各行各業蔓延,並蔓延到了學術界。在最近這些年,網際網路為很多高校師生抄襲論文提供了便利,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大學教授或是大學生抄襲論文的醜聞面世。

  毋庸諱言,近些年畢業的大學生,尤其是文科大學生當中,絕大多數人的論文都存在抄襲的情況,或全抄、或剽竊。當然,一般的人抄襲論文危害性遠不如那些知名人士危害性大,所以,媒體或者打假人將目光盯著社會名流身上是無可厚非的。不過,非常悲哀的是,方舟子雖然“咬”過肖傳國、唐駿、李一,但是這些人統統都是沒有權勢的人,“咬”這些人沒有任何風險可言,即使是像方舟子揭露朱學勤這樣的亂“咬”,也不用擔心會有不良後果,因為一旦朱學勤告方舟子誹謗,反而正中其下懷。

  在當今社會,弄虛作假的豈止學術界人士?在偌大的中國官場上,不知道有多少官員的文憑是假的,有的甚至還和唐駿一樣畢業于“西太平洋大學”,有的雖然文憑高到清華、北大博士,但明眼人一看其履歷便知道其文憑是真是假。奇怪的是,一直以打假著稱的方舟子卻對這些人的假文憑視而不見,可見,方舟子是吃軟怕硬,對官員弄虛作假的情況碰都不敢碰一下。

  前段時間,浙江溫州的錢雲會事件被媒體和網民炒得熱火朝天,正在大家都去質疑溫州官方對此事的調查結論時,方舟子卻無動於衷,不僅不去和大家一起追尋事件真相,反而還污衊在網際網路上轉帖許志永等人收受封口費帖子的人士,可見,方舟子在官民立場不一致的時候是堅決站在官方立場上説話的。真正的打假鬥士應該是不畏權勢的,只忠於真理,而不是像方舟子這樣見風使舵。

  方舟子在前段時間揭露朱學勤涉嫌抄襲的時候,曾撰文稱“朱學勤抄沒抄襲連小學生都知道”,此話可謂是流氓氣十足,不僅是在侮辱朱學勤,而且在侮辱他文章的讀者。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已經認定了朱學勤是在抄襲,如果誰不認同誰就連小學生都不如。可見,方舟子的學術態度有多麼的不端正,為了打倒朱學勤,竟然不惜綁架千千萬萬的人。

  方舟子最開始被媒體稱之為“科普作家”,如今又有了“打假鬥士”甚至是“打假英雄”的美譽,從方舟子這些年的表現看,他完全是在以打假之名行炒作之實。雖然多位知名人士被方舟子搞得聲名狼藉,但方舟子的人品卻並不比這些人高尚。但願媒體能冷靜對待方舟子的打假言論,不能助長了這種惡性打假的社會風氣。(台灣網網友:劉逸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