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軍購何時走出受制于美國的怪圈

時間:2011-01-13 15:20   來源:台灣網

  據臺媒2010年12月27日報道,臺“國防部”日前編列預算向美國購買60架UH—60M“黑鷹”直升機。中國國民黨“立委”林鬱方披露,這筆交易價格漲了約129億元新台幣。臺“國防部”在“立法院”報告時宣稱,這項採購案自2008年到2020年執行,取代現役老舊的UH—1H直升機,提升作戰支援及救災能力。林鬱方表示,此案金額從2007年美方報價21億美元,增加到25億美元,全案預算因此增加新台幣129億元。

  這已不是美國近年來第一次大幅上調對臺武器售價。2009年美國將對臺出售的“標槍”反坦克導彈單價從7萬美元狂漲到24萬美元,臺空軍救護直升機採購案的報價原為37.9億元新台幣,但美國方面突然要求增加12億。2010年初,美國宣佈多項對臺軍售雖然讓島內興奮,但也有不少人質疑軍售價格“高得離譜”。2011年1月30日, 美國宣佈新一波對臺軍售,包括60架黑鷹直升機、愛國者三型導彈系統、2艘鶚級獵雷艦、魚叉反艦導彈、博勝指管系統,總額達63.92億美元。但F-16C/D與柴電潛艇並未包含在內。對於美國軍售臺灣,對於軍售價格不斷攀升,臺灣只能被動地接受,並無話語權。臺灣如何走出軍售陰霾之惑,擺脫受制于美國的軍購怪圈?

  一、軍購受制于美國的原因。現在也只有美國這一霸權主義國家違反《中美聯合公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向臺灣出售武器,製造臺海緊張氣氛,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武器裝備現代化上,臺灣自身的武器研發能力特別是尖端武器的研發能力又不具備,要想實現武器裝備更新,只能靠進口。從哪進口?對於臺灣來講,別無選擇,也只能從美國那買到武器,也只有美國敢賣給臺灣武器。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售臺武器價格不漲都很難,臺灣始終被美國的軍火商牽著鼻子走,要多少錢,你就乖乖地給錢完事。而剛剛結束中國之行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日前在北京表示,如果兩岸緊張舒緩,美國可能重新檢討對臺軍售。針對這一表述,美國國務院11日回應稱,“美國政府從來沒有因為兩岸關係的改善,而檢討美國對臺軍售政策。”美國國防部則表示“這是不值得評論的問題”,並強調美國對臺軍售政策絕對沒有改變。透過美國干擾中國內政的霸權做法,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為一己之利不會放棄對臺軍售的。臺灣需要美國武器,而美國又表現出的所謂“淩霸”之氣,在這種條件下,臺灣永遠走不出受制于美國的軍售路線,永遠受困于美國的左右。當然美國售臺武器隨意漲價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臺灣必須走和平建軍路線。臺灣受制于美國,臺灣政治形態走向受制于美國,臺灣武器裝備更是受制于美國。臺灣軍售受制于美國的根源和深層次原因在於新時期軍事指導思想的錯誤,它把大陸作為對手,以美國作為護身符,以購買美國武器裝備為手段,想以窮兵黷武來與大陸抗衡,來以此尋求更大的國際發展空間。這種錯誤的軍事對抗指導思想制約著臺灣的發展,影響到臺海長期的和平穩定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推進,隨著兩岸關係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深入發展,臺海的安全穩定更加鞏固,海峽兩岸的人民更加有信心處理好自己內部的事務,臺海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在不斷減少。在這種新的形勢、新的局面下,臺當局建軍思想應該順應當前的形勢,就應該轉變軍事戰略指導思想,積極為兩岸和平發展營造和諧氛圍。要以走和平路線作為新時期建軍指導思想,摒棄“以武對抗、以武拒統”的建軍思想,以和平建軍來提升臺灣的防衛能力。當臺灣以和平建軍作為新時期建軍指導思想時,臺灣購買武器用於加強自身防衛能力,保衛臺灣人民安全和利益,臺灣的軍事建設道路就會更加寬廣,臺灣何時才能擺脫美國軍售的困擾,我們拭目以待。(台灣網網友:劉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