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的頭銜與縮水的工資

時間:2011-01-11 14:50   來源:台灣網

  首席技術總監,首席對外聯絡官,首席安保官… …當接到印著這些頭銜的名片時,千萬要淡定!在您面前的這個人可能是公司網管,是後勤阿姨,或是門口上夜班的大爺。新年伊始,許多企業的員工遭遇“頭銜通脹”。(1月5日《華西都市報》)

  過去的一年,“漲”字橫掃2010,勒緊腰帶,咬緊牙關,民眾終於盼來了2011。新的一年,誰先漲價?誰先瘋狂?當前形勢,房價按兵不動,物價蠢蠢欲動,第一個漲起來的竟是“頭銜”!

  “升職”了,工資卻沒跟著水漲船高,“頭銜通脹”不僅令這些高級職位的權威性大打折扣,也讓“升職”的員工有被愚弄的感覺。對此,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胡光偉認為,這種給員工安頭銜、不漲工資的做法,實際上是給員工開“空頭支票”, 員工們千萬不要因為一兩個感覺有分量的頭銜,就忽略了自己實際應得的報酬和獎勵。

  過去有一個笑話説,在深圳,天上掉下一塊磚頭,砸中十個人,九個是經理,還有一個是經理助理。現如今,“經理”“總監”們早已遍地開花,就拿我們公司,人沒增加,廠沒擴大,工資還在“穩步提高”,頭銜卻都漲了,除了工人還稱師傅外,其餘的人都官升三級:過去叫老闆現在得喊ⅹ總,車間主任變成了生産總監,所有的業務員名片上印的都是某辦事處主任,某大區經理。開始還覺著挺新鮮,特有面,時間長了,每次數著被高物價遠遠甩在身後的工資,對這些下不出“蛋”的“雞”早失去了興趣。

  “我覺得頭銜神馬的都是浮雲,發錢才給力!”網友“楊若然”一番話可謂一針見血,道出了大多數遭遇“頭銜通脹”員工的心聲。企業之所以給員工按上這麼多莫須有的頭銜,無非就是想用空頭銜代替真支票,拉攏人心,留住人才。要錢沒有,要“官”大大的有,此招看似高明,實則短視。沒錯,虛榮之心,人皆有之,經理、總監、聯絡官之類的頭銜確實也能吊起口味,但是當大家發現這些印在名片上的“高職”,一不能幫自己還房貸,二不能換來高價菜後,必然産生被愚弄的挫折感,繼而大大降低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忠誠度。畫大餅充饑的企業經營者們,到最後只會落得個聰明反被聰明誤,為自己的小聰明付出大代價。

  給個頭銜不加薪,新年“第一漲”讓人在苦笑的同時心酸。物價躥升,能不漲頭銜,漲漲工資嗎?不漲工資多發點年終獎總可以吧?沒有年終獎把國家規定的加班費付清不為過吧?白領、藍領、灰領,沒有幾個人會為了空空的頭銜手舞足蹈,房價、菜價、油價,輪流漲,翻番漲,又豈是注水的頭銜所能稀釋的?還是那句話:神馬都是浮雲,拿錢來!(台灣網網友:于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