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臺獨”是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最大毒藥

時間:2010-12-31 10:39   來源:台灣網

更多網友來稿

 

  1986年,打著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追求民主自由、主張“臺灣住民自決”旗號的各股“黨外”勢力組建成民進黨,打破了國民黨長期“一黨專制”的局面,並在2000年一舉取得島內政權,開始了長達8年的執政黨生涯,在島內紅極一時。但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發展,民進黨內時不時的“臺獨”言論和在對大陸政策處理上的不確定性,卻讓其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吃盡苦頭。

  早期的民進黨採用的是街頭抗爭的方式,除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急進臺獨”路線外,談不上對於兩岸關係有什麼嚴肅的思考,即使有也只不過是其用來進行島內政治鬥爭的工具。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政治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經過六次“修憲”和“國大”、“立法院”、“總統直選”等重大變革,島內以選舉制度為核心的民主制度全面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也必須進行“政黨轉型”,從體制外的群眾運動路線向體制內的選舉路線轉變。而民進黨在1991年通過的“臺獨”主張卻阻礙了民進黨的發展,民進黨後來不得不對“臺獨黨綱”進行了一些淡化處理,並於1999年5月8日通過了所謂的“臺灣前途決議文”,逐步由過去叫囂“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與“臺灣共和國”轉變為聲稱“臺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首次承認了“中華民國”的國號。此後,“臺灣前途決議文”成為民進黨詮釋臺灣現狀的基本指導原則,民進黨在“統獨”面向上的這一調整,可以看作是在選票極大化策略作用下大幅度向中間修正的具體舉措。

  1996年臺灣實現第一次領導人直選以前,民進黨對於利益面向上的大陸政策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為了取得執政權,民進黨需要在這一方面提出自己的系統主張。1999年11月,為了參加次年的“總統大選”,民進黨在1998年5月通過“中國政策研討會共識”的基礎上,又推出“跨世紀中國政策白皮書”,第一次系統的形成了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其主要內容有:“民主進步黨認為,以下一個世紀為起點,推動臺灣與中國關係的全面正常化,正是跨世紀中國政策的主軸”。又説,“這份以臺、中關係正常化為主軸的民進黨跨世紀中國政策,就是在國家安全的前提之下,由凝聚國家定位共識、建立穩定增長的互動機制、發展經貿合作關係等具體主張構築而成”。這份“跨世紀中國政策白皮書”作為民進黨大陸政策的第一次系統論述,在2000年民進黨上臺執政後,其大陸政策基本上以此為基礎展開。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