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拿大學生和農民工對比,居心何在?

時間:2010-11-23 14:48   來源:台灣網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人口和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近日在《中國青年論壇》上發言時表示,目前,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與農民工工資差距在逐漸縮小,他強調説,雖然大學畢業生工作幾年後的薪水變動率遠高於農民工,但仍可能會造成一種負激勵效應,“幹嗎上大學?”(11月22日《新京報》)

  幹嗎上大學?在N年之前,這個問題很好回答:考上了大學就好比鯉魚跳過了龍門,畢業後工作不愁,房子不缺,從此端上鐵飯碗。

  幹嗎上大學?“是啊,我上大學來幹嗎了?”遭遇了又一次面試失敗的大學生聽到此問題自己也很迷茫。遙想當年,懷著滿腔熱情,雄赳赳,氣昂昂跨進大學校園。之後,忙考級,忙戀愛,忙社團活動,日子過得充實而甜蜜。直到畢業臨近,才驀然發現自己的學生時代即將結束了,離別的愁緒,工作的壓力一齊涌上心頭。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告別校園,揮別同學,淚別戀人,天之驕子們踏上了求生存之旅。然而,夢想是斑斕的,現實是殘酷的。馬不停蹄的參加招聘會,天女散花般的投簡歷,到最後才發現夢想真的很難照進現實:用人單位要麼要求有工作經驗,要麼點名要碩士、博士,一個“光禿禿”的大學文憑實在激不起人家的胃口。到最後,除了少數人被機遇砸到,或被“好爹”罩著,達成所願外,大多數人只能從降低目標,先解決生存再追逐夢想。

  大學畢業生市場“供過於求”,樂壞了用人單位。在招聘會上豎起個攤子,立即就會被狂熱的畢業生圍住,人這麼好招,傻子才願意出大價錢?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因為需求量大增,農民工市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用工荒成了企業發展的絆腳石,為了招進新工人,留住老工人,用人單位不得不通過一次次加薪來穩定軍心。

  此消彼長,最後就形成了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與農民工的工資逐漸縮小的局面。但這是不是就説明“知識無用”或者“上大學浪費青春”呢?

  非也!先看一下大學生和農民工求職崗位就會發現,大學生應聘的崗位多是管理類,行銷類,而農民工涌向的不是建築,就是車間流水線。大學生為何不去應聘送水工?農民工為何不去應聘辦公室文員?道理是不言而明的,這就是知識的價值!可見“知識無用論”乃是一種消極悲觀的論調。
 
  再看大學生和農民工發展的前景。大多農民工辛辛苦苦一輩子,到最後只能有兩種身份——農民工和農民。而大學生則因為崗位不同,所處環境不同,人生路上的機遇要遠遠多於農民工。

  筆者認為,不應該總是拿大學生和農民工做對比。這個社會本來就有階層固化的危險,人人都活得小心翼翼,敏感而好鬥。剛畢業的大學生為自己有滿腔抱負得不到施展而苦悶,農民工為自己累死累活養不起老婆孩子而抱怨,從收入水準看,二者都屬於社會的底層,幹嘛總是盯著他們的“錢袋子”、拿弱者取樂?

  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給人人以機會,讓大學生可以拼能力不再“拼爹”,讓農民工不再為討薪而爬上高樓塔吊,這才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台灣網網友:于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