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早戀是應該受到懲罰的罪惡嗎?

時間:2010-11-22 15:07   來源:台灣網

  給女同學傳了些具有“戀愛性質”的紙條被老師發現後,在歷城一中讀高一的小亮(化名)被校方要求“自動退學”。如今16歲的小亮已在家半個多月了,因正常學業中斷,他和家人心急如焚。家長認為,校方此舉對於一個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來講有失妥當,有可能對他的一生造成負面影響;但校方表示,如此是為凈化學校環境,且孩子的家長有“承諾”在先。(11月21日《濟南日報》)

  中國的成人們往往最容易健忘。正如歌德所言,“青年男子誰個不善鍾情?妙齡女郞誰個不善懷春?這是我們人性中的至潔至純。”作為一個身心發育正常的人,在青春期的時候,誰沒有萌動過對異性朦朧的愛戀之情呢?哪一個成人不是這麼走過來的呢?而且,比起成人世界的感情生活,少男少女之間的那種愛戀更純潔、更美妙,也更少功利性。為什麼咱中國人一旦從少年蛻變為成年人,就將這種至潔至純的美好情感視為罪惡,如洪水猛獸般避之惟恐不及,惶惶然必欲除之而後快呢?

   “早戀”翻譯成英語,據説是“中學時代的約會”——在英語中沒有“早戀”這個單詞,這至少可以解讀為英語世界對青春期少男少女之間的感情充滿了理解和寬容,不會像咱中國似的,視之為“不正常的男女關係”,甚至將“嚴重破壞XX風氣”。在歷城一中闡釋小亮因“早戀”而被要求“自動退學”的校方話語裏,除了“不正常”之外,還用了“凈化”這一充滿了宗教色彩的詞語——也就是説,“早戀”是骯髒的,是靈魂之罪,於是,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學校採取了“自動退學”這一儀式,一方面防止被“早戀”這一魔鬼附身的小亮玷污了校園的神聖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凈化和拯救小亮的靈魂。

  多麼偉大、多麼崇高的話語呀!既是為了公共利益,也是為了墮落者小亮的靈魂得救,我們聖潔得像天使一般的學校不得已剝奪了小亮的受教育權——這種剝奪可能對小亮的終身幸福和未來的生存能力産生不利影響。然而,他們卻不知道,正是他們,殘忍地扼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他們追求天堂的努力帶來的卻是地獄。何況,愛與被愛不但是人最深層的需要,而且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最神聖、最基本的人權——被這些充滿了道德優越感的成人們貼上了“早戀”標簽的少男少女的愛戀何罪之有呢?我們偉大的精神導師馬克思不也是18歲就戀愛了麼?這些在小亮們當下的年齡同樣也曾經懷春過,鍾情過的成人們,誰有資格向他們的身上潑臟水,拿石頭來砸他們呢?成人們在中學生“早戀”上發現的惡,只不過是自己心中之惡的投射與外化罷了——然而,他們卻因自身的惡而懲罰他人,並通過這種懲罰儀式而使自己的靈魂得到“凈化”。

  將自己當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這個世界上最狂妄、最荒唐、最無知、最可怕同時也最可笑的執念。事實上,教師並非——沒有任何人是——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因為沒有任何人的靈魂需要別人來改造或拯救。師生之間,並非改造與被改造、控制與被控制的不對等關係,而是一種通過對話與交流使雙方人性中善的一面得到共同提升的對等人際關係。教師絕對不是救世主,也不應該把自己當成是救世主。正是偏執狂式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理念,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比起“早戀”可能帶來的不良社會後果,有識之士更應該反思和警醒這種可怕的人類執念。(台灣網網友:宕子)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