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記者伊藤金次郎知道“五十知天命”這句話,可惜他不曉得中國還有另一句“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的古語!日本殖民者統治臺灣長達五十年,政治上壓迫,經濟上榨取,文化上尤其是後期的“皇民化”運動,實行強迫同化政策:廢中文報紙、禁止過中國傳統節日,推行改姓運動……,真是罄竹難書!總之,日本在臺灣荼毒中華傳統文化之罪孽不可謂不深重!以至於光復時,臺灣在許多方面已經和祖國變得生疏,尤其是文化方面更顯隔閡,這對於接收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來説,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無疑是嚴峻的挑戰。就此而言,平心而論,伊藤的觀察還算入微,如今讀來,評論也頗發人深省。
時至今日,日本皇民化思想仍在一部分臺灣民眾的心中根深蒂固,正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在今年9月23日發表在中評網的《外省第二代的最後掙扎》一文中所説:“經歷皇民化的社會世代及其後人是臺獨勢力的主力,從‘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對臺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看來,自始參與二二八事變的,就是事變前一年大量返臺的、效忠天皇的臺籍日本兵與愛(日本)國青年,他們撲殺清國奴與支那豬的動機明確。至今,追悼先人的三立電視臺大話新聞節目,仍播放天皇玉音,放言日本種族高等而中國人的種族低等云云。”石教授在文中又説“臺灣之割讓是帝國主義帶給中國最大的歷史創傷,統一台灣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民族道德,扭轉臺灣人民以日本為文化母國的歷史認識,更是中國崛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石教授的評論真可謂一針見血、入木三分!
當前,大力開展兩岸文化交流,正是期望透過兩岸同胞的深度交往,從根本上扭轉這種不正常的局面,強化臺灣民眾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乃至對中國的國家認同。
2008年以後,兩岸關係開始步入了大發展、大交流的時代。隨著ECFA的簽署,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核心因素——文教交流與合作,應該是下一階段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重點。兩岸有共同的中華文化根基,根深則葉茂,根衰則葉枯,關鍵是如何發掘出,維繫住,傳承好中華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如此,日本殖民統治的遺毒自然在臺灣也就無處附著,失去了它賴以生存的氣候和土壤。
臺灣著名鄉土作家鐘理和,在臺灣剛剛光復後的1945年10月3日的日記中曾經這樣寫道:“……文化不是可任性塗抹的東西,在淪陷期間的文化只是征服的文化,是虛偽的非文化,而真的文化傳統是在地下生存著的,而今只待我們的發掘了。”臺灣光復已經過去整整一甲子又五個年頭了,臺灣在掃除日本殖民時期鐘理和先生所説的的“征服文化”、“虛偽文化”和“發掘”中華文化傳統方面究竟做得如何?有哪些經驗和教訓?臺灣執政當局不能一味的沾沾自喜,現在是到了需要認真進行總結的時候了! (費洪偉,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