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網門”,公權干涉言論自由的範本

時間:2010-09-17 15:16   來源:台灣網

  今年9月4日,有網貼稱,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該市各中小學下發了一個紅頭文件。文件稱,去年以來邳州已有3名教師因在網際網路上散佈不實言論被拘留,廣大教師“要注意形象,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説的話不亂説”。該文件得到了邳州市教育局證實。(9月14日《現代快報》)

  先前,有媒體在今年5月31日曝光江蘇濱海縣教育局封堵“濱海網”論壇之事。當時,濱海縣坎北中學教師郭江接受採訪時透露,校領導曾私下説,“濱海網”被封是因為常有教師在論壇上説教育系統的“壞話和醜事”。

  對比分析這兩起事件,都是因為下級“不注重形象”,“説了壞話,做了醜事”,才引起“上級不高興”,進而動用手中的權力大棒封堵和震懾下級言論自由表達的權利。

  具體到“禁網門”事件,除了看到權力傲慢和權力潔癖,我們更應警惕公權干涉言論自由的實質。因為,“語言表達是人的天性”。文明科技發展到今天,如果再因個別領導和權力的意志將歷史車輪倒退到那個“勿談國事”的年代,生活的一切終究將失去可珍惜,可期待的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講,“禁網門”不愧是公權干涉言論自由的最佳範本。

  邳州教育局向全市各中小學下發紅頭文件頗具玩味價值。一方面,紅頭文件附著一層“溫馨提示”的意思——“要注意形象,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説的話不亂説”。這個“溫馨提示”的顯像是為了維護教師利益,保障教師人身安全,免得“被拘”;但在另一方面,“溫馨提示”卻因背後隱藏的權力潔癖和命令語氣,無形遮蔽了教師自由表達和知情監督的權利。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