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該市各中小學、民辦學校等機構下發了一個紅頭文件。文件稱,去年以來邳州已有3名教師因在互聯網上散布不實言論被拘留,廣大教師“要注意形象,講政治,講大局,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說的話不亂說”。(9月14日現代快報)
關于這份紅頭文件,邳州教育局似乎有著充足的理由。去年以來邳州有三名教師因在網上發布不實言論而被拘留。經過公安機關的調查發現這幾位所反映的問題均屬造謠,而且言語中充斥著侮辱謾罵,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教師的形象。那麼為了維護廣大教師的光輝形象,教育局就有必要對教師的行為做一規范了。
不過或許是官員都有一種適時宣傳自己的衝動,任何官方的回應都是那般高調。邳州市教育局辦公室主任高福新告訴記者,教育局出臺紅頭文件的初衷,就是杜絕網絡違規違法現象的發生。這份紅頭文件的作用可真是大,居然想杜絕網絡違法現象的發生。按說網絡違法的管制不在教育局,而應該是與信息產業相關的部門以及網絡警察的工作。可以說這位教育局領導的願望挺宏偉,只是用錯了地方。
但要說教育局出臺紅頭文件是為了教師本身也有點說不通。紅頭文件中強調,廣大教師“要注意形象,講政治,講大局,不該做的事不要做、不該說的話不亂說”。您看,“政治”這個玩意時刻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教育局也不單會為了教育事業而殫精竭慮,相反,他們考慮政治問題要比教育本身多得多。他們不僅要求教師講政治,而且“講政治”還有一定的要求——不該做的別做、不該說的別說。
那麼究竟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不該說的?從“在網上散布不實言論”的那三位的事跡我們就會明白,不管他們反映的事是真是假,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幾位對當地的教育係統不滿意、很有意見。雖然這三位的事已經了結,但誰知道有沒有別人也抱有此種不滿意的心理。這種不滿意又非常危險,因為“不滿意”的心理作祟,就有可能再次出現在網上散布言論的教師。而那些言論既有可能是“不實言論”,也有可能是“屬實言論”。
可不管那些言論是否屬實,讓教育係統暴露在公眾面前總歸是不好的。因為你不能保證網民會不會根據這些“言論”找出其他問題,畢竟現在的網民知識水平以及細心的程度都達到了恐怖的程度,有些時候根據一些極細微的發現就會抖出一件醜聞。這樣的事已經不是一次發生了。為了不讓他自己步入後塵,那麼讓教師永遠閉嘴就是最好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