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子戶大戰拆遷隊”的理想與現實

時間:2010-09-17 14:54   來源:台灣網

  14日,一款名為《釘子戶大戰拆遷隊》的小遊戲迅速紅爆網路。遊戲開始後,不斷有拆遷人員衝向“釘子戶”的樓房。玩家每打倒一位拆遷人員,可獲得相應的金幣獎勵。遊戲共有六個常規關卡和一個生存模式關卡,隨著關數增加,難度也越來越高,會不斷出現新的拆遷隊。(9月15日《新快報》)

  記得德國詩人和劇作家席勒曾提出一種遊戲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人類在生活中要受到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束縛,在這些束縛中就失去了理想和自由。於是人們利用剩餘的精神創造一個自由的世界,它就是遊戲。這種創造活動,産生於人類的本能”。

  從“偷菜遊戲”到“植物大戰僵屍”,從“山寨葫蘆娃”到“釘子戶大戰拆遷隊”,每一款遊戲都承載著國人掙脫精神與物質雙重束縛,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希冀與憧憬。然而,理想縱然豐滿,現實卻太骨感。“釘子戶大戰拆遷隊”的本質不過是理想與現實的一次交鋒。

  或許,你我無法感知拆遷隊的“雄糾糾氣昂昂”,也無從體會“釘子戶”的“耍賴與無奈”。但我們已經深深感受到“釘子戶大戰拆遷隊”背後投射的一絲寒光:當權利無處安放,當聲音無人傾聽,“釘子戶”只有用暴力進行維權。

  在遊戲中,“釘子戶”每人都有各自的“法寶”:長槍,燃燒瓶,拖鞋,杠鈴,彈弓,炮仗。拆遷隊方面,有光著膀子、手持雙刀,有身著制服手裏端著鏟子,有騎著鑽頭一路跳,有騎著自行車,還有開著大吊車甩鐵球的……整個遊戲,並沒有“意見交換”,也沒有“談判桌”,有的只是你死我忘和魚死網破;並沒有“和諧雙贏”,有的只剩“勝者王敗者寇”的“叢林法則”。

  這是多麼令人恐懼的一種群體心理積聚!這是多麼危險地一種價值導向!或許有人會説我杞人憂天,但是作為一種真實的生活反應,通過遊戲的確能洞察一些生活細節。“偷菜遊戲”正受熱捧時,不是也上演了真實版的“偷菜”案例嗎,不是也導致了一些情感的斷裂,家庭的破裂嗎?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