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監管漏洞壞了網遊實名制的名聲

時間:2010-08-06 09:30   來源:台灣網

  文化部公佈的《網路遊戲管理暫行辦法》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實名製成為《辦法》中諸多條款規定的核心前置要件。“實名制”這個此前備受爭議的焦點話題終於一錘定音。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網路遊戲進行管理和規範的部門規章。

  

  網路遊戲從現身起,就吸引住不少青少年的目光。網路遊戲這個虛擬世界中,各種元素集一身,讓不少玩家癡迷,最後導致沉迷其中,他們對現實世界的各種東西顯得倦怠,對學業、工作無興趣,對生活産生消極心理,影響不少青少年健康成長。近年來,不少網遊愛好者沉迷網遊,導致刑事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網遊影響青少年健康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家長痛斥,學校揪心,社會反感,網遊帶來的危害性的確太猛烈。尤其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大。近年來,有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期間,提案和建議疾呼網遊的危害。

  

  有關網遊以及其他遊戲産品的監督管理有些滯後,只有問題暴露,甚至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有關部門才對此重視。在其他領域依然如此,行政提前,做到防範和預案的管理何時才能走到某個領域的前面。有關部門前後出臺的一些規章和制度,顯然難以規範和監管網遊帶來的社會危害。網遊的發展過去了10多年,良莠不齊的網遊市場,缺乏多元化的監管,其實對這個文化産品的健康發展也是不利的,缺乏正確的引導,不少網遊企業唯利是圖,缺乏社會責任感,開發的産品只注重娛樂性,而忽視青少年健康的網遊産品大有人在。

  

  《辦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網路遊戲進行管理和規範的部門規章,對中國網路遊戲健康有序的發展,具有重大且深遠的影響。雖然有些姍姍來遲,千呼萬喚始出來的一個規章固然對這個行業的監管還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

  

  該《辦法》的出臺能否遏制網遊暴露出來的問題,值得時間的檢驗,考驗各地文化部門的執行力度,不少行業並不缺少制度,但不少地方執行不力,導致制度和規章形同虛設。這是一大擔憂。另一憂慮,“實名制”能否監管得了玩家驛動的心?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網遊開發商會否設置“後門”,開發外挂,一邊應付著文化部門的監管,背後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開展相應的“對策”?不少玩家可以自由地下載一些外挂就可以任由馳騁網遊,值得監管部門重視。再則,青少年的自製力較差,他們想玩遊戲的時候,會否動腦筋,任意獲得一個身份證號碼,或者是家長的號碼而進入的,這些問題都是“實名制”存在的漏洞,如何打好“補丁”,防範這樣的漏洞出現,需要監管部門思考。

  

  規章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密不透風,防範嚴密。對此,實名制的監管未必樂觀。面對可能存在的問題,何不更加嚴密一些,對所有的網遊産品進行深度監控,所有的網遊産品控制權牢牢掌握在文化部門的辦公室裏,猶如一道總閘,進行限時管理。猶如其他社會娛樂活動一樣,超過每晚12時,就切斷伺服器。只有這樣,才可能彌補其他規章存在的漏洞。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然而,癡迷網遊的玩家多數是青少年。據有關部門不完全統計,2009年,13——18歲之間的網遊玩家佔整個遊戲人群的76%。這個數據相當嚇人,有網路遊戲陪伴的一代,成天癡迷于網路遊戲,將來如何接替社會各個階層的重任?難道要讓他們都去當職業玩家?如何合理做到健康發展與網遊獲得的經濟利益放在天平上,顯然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不加強監管,未來的歲月裏,伴隨網遊成長起來的一代如何擔當建設國家的重任?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全社會都應該肩負社會和歷史責任,讓孩子們健康地、合理地玩遊戲,不影響學習、工作,把遊戲當做一個娛樂,把握好一個度,這需要主管部門加強監管,網遊企業肩負社會責任,社會各界一同防範。為此,“拉閘限時”玩網遊就值得推行。(網友:婁義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