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一天,我登上寶島臺灣

時間:2010-06-03 15:23   來源:台灣網

  如果哪一天,我登上寶島臺灣,除了飽覽旖旎的亞熱帶風光外,還會拜祭和訪問三位名人。

 

  首當其衝的是東北大學的校長(名譽校長)張學良將軍。而在我讀大學的那一段,東北大學是叫東北工學院的。我是漢卿將軍的學生,作為東北人,我並不想沾他老人家的光。我的祖輩對漢卿將軍是頗有微詞的。他擁兵30余萬,卻將東三省拱手送給倭寇,致使14年蒙羞,有天大的理由也説不過去。他離開東北時席捲了民間的黃金和白銀,一夜間奉票變成了廢紙,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拋開東北易幟和西安事變的歷史功績,他的行為罄竹難書也。蓋棺可定論,為了民族大義半生被囚,功足掩過;和趙四小姐淒美的愛情也會流傳千古。在我的心目中,將軍委實是位民族大英雄。

 

  第二位便是柏楊先生。他是東北大學培養的不可多得的文化名人。大陸人對他的了解不是很多。著作《醜陋的中國人》我是拜讀過的。據説在臺灣也鬱鬱不得志,只是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高官附庸風雅,來送行的一大群,北京話叫做——駱駝上車(最後一樂)。是慶倖他終於閉嘴,還是真的欣賞他的學術,也只有天知道。哪個當權者喜歡揭瘡疤的人?好在,亞當在女人的慫恿下偷吃了禁果後,使得凡人都會死,一個晦氣的預言家(先知)也不例外。東北大學重理工輕文史,幾乎沒有培養出文人,柏楊先生無疑是畢業生中的一座里程碑,文化學者的豐碑,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第三位便是我的扶余同鄉,大名鼎鼎的李敖先生。前兩位已經作古,李先生還健在,近期能夠成行,我一定拜訪他;以後某個時間,我不知道他能否等著我,聊聊家鄉的變遷。他是我的父輩呀!最初對他的了解,主要是通過《海峽兩岸》的節目。他的問政很搞笑,是臺灣政治鬧劇的片花。有一天,偶然在瀕臨倒閉的超市裏花十元錢買到一本《李敖精選本》,得以拜讀他的著作。書是盜版的,盜版的書便宜,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訓練編審校對的能力。當我收到《紅領帶》樣書的時候,才體會到看盜版書的這一好處。又過了幾天,路過這家超市,還沒有關門。李敖先生的著作又打了七折……

 

  或許是我正在校對《紅領帶》(繁體版)的緣故,對李敖先生的小説特別留意。拜讀了《北京法源寺》和《上山 上山 愛》,覺得他的小説沒有政論寫得好。《北京法源寺》開頭有些太拉雜,正文中議論多於描寫,和傳統的欣賞習慣有些背離,讀起來就像讀大仲馬的《悲慘世界》;而《上山 上山 愛》是少兒不宜的,描寫感官刺激太多、太爛。阿貓、阿狗在旮旯裏做的事,沒完沒了寫了幾萬字,浪費筆墨,教育意義幾乎沒有。背景也不像是臺灣陽明山,倒像是法國的客廳,一個鰥夫和一個風流寡婦在沒完沒了地追求肉欲。

  先生的政論還是很新奇的。諸如兩岸統一,只需炸掉幾座高壓鐵塔;陳水扁不敢宣佈“獨立”,云云,值得玩味。先生的文才委實不可多得,可也難稱大師。吵嘴的時間太多了,讀書要心平氣和。和蔣先生的過節也不必耿耿於懷,人已經成為歷史。説多了就有鞭屍之嫌,不厚道。至於吹牛,這個壞習慣我也有。寫點兒文字不容易,沒人欣賞,也只好自吹自擂。況且,先生的大作,常常被查禁。如果《上山 上山 愛》遭查禁,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我還能夠接受。李先生的政論可以下酒,查禁了真的可惜。

  以上,不過是一點感慨,僅此而已!(張連志)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