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真實完美豪壯的革命讚歌

時間:2011-10-31 14:20   來源:工人日報

  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的偉大革命。儘管這場革命有許多不足,還有許多事情和問題,沒有做好和解決好,但是它的巨大歷史功勳和影響,卻是無法抹殺和不容低估的。

  辛亥革命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第一次完全不同於往昔所有農民戰爭、改朝換代的歷史事件,它是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革命,徹底推翻了封建王朝,結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給後來的革命者尋求救國之路提供了教訓和經驗。因此,真實書寫和謳歌這一重大歷史題材,就成了有良知有實力作家的歷史責任;可惜過去或因史料不足或因才力不及,有意對“辛亥革命”這一題材進行創作的作家,只能是零打碎敲地寫些側面,全景式地反映這個壯闊歷史事件的作品並不多見。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和天津電視臺聯合出品,由著名作家王朝柱編劇的電視連續劇《辛亥革命》,正是以孫中山、黃興等一批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動為主線,第一次在螢幕上真實再現了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使讀者和觀眾讀懂了“辛亥革命”,加深了對於現今中國所走道路的理解。《辛亥革命》是一部具有史詩品格的電視劇,史料真實,藝術完美,氣勢豪壯,人物豐滿,結構嚴謹,有張有弛,既反映出這場革命恢宏壯麗氣勢,又展現出那代革命者的多種性格。把一部純粹以男人為主的戲,表現得如此有英雄氣有文人味兒,實在是難能可貴。《辛亥革命》可謂一部生動的熒屏歷史教科書,即使對於今天的年輕一代,都有著深刻的啟示作用,可以從中吸取滋補理想信念的營養。

  《辛亥革命》電視劇的成功,除了劇作者提供的好本子,還得力於出品者的眼光與魄力,得力於導演和演員的優秀。這是由集體智慧、勞動,創作出來的一部優秀作品。戲劇界好像有這麼一句話,好本子可以出好演員,好演員可以托好劇本。《辛亥革命》的三位主演馬少驊、張秋歌和姚居德,儘管早已被廣大觀眾所熟悉,但是通過《辛亥革命》電視劇的演出,他們的知名度又得到進一步提升,因為劇本提供的表演空間既開闊又紮實,使得這三位優秀演員的演技發揮得淋漓盡致。像飾演慶親王的鄭天庸先生,本是一位優秀的話劇演員,在《辛亥革命》中的表演也很精彩。馬小偉一改過去戲路,把個章太炎演得活靈活現,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其他如飾演鄒容、秋瑾、陳天華的演員,儘管戲份不是很多,但是依然讓人過目不忘。

  這部電視劇有些場景非常感人,我一邊看著一邊流淚,比如七十二烈士英勇獻身那幕場景,如同一面青銅雕塑的英雄群像,在如注的大雨中巍然屹立,讓人感動讓人深思讓人久久難忘。這種巨大藝術魅力,好像是信手拈來,其實是創作者的激情噴發。諸如此類的場景還有一些,無不表現出全體創作者,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創作時投入的理想、信念和激情。總之,《辛亥革命》創作的成功,標誌著革命歷史題材影視作品,又攀登上一個新的臺階。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