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文化必須講究文化品格

時間:2011-10-28 10:44   來源:光明日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電視文化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缺乏創新、跟風克隆、粗製濫造的現象也不容回避;各類晚會過多、過濫、過於鋪排、過於豪華;不顧中國發展階段和基本國情,大頌盛世、不講危言的現象也普遍存在。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自覺的缺乏。

  所謂文化自覺,主要是指一個民族在文化上的覺悟和覺醒。包括對文化在歷史進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認識,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正確把握,對發展文化的歷史責任與擔當的認真負責。電視文化屬於大眾文化,當然不能要求電視節目都像經典那樣不朽。但電視文化也必須講究文化品格,也必須講究哲學思維和哲學品格,它應該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表達他們的文化主張、文化訴求、價值觀念和審美情趣。

  應當看到,社會文明發展到今天,人們的眼界廣了,教育水準、欣賞水準、審美要求高了,雖然一些低格調的節目還有市場,甚至喧囂一時,但從總體和長遠看,人們求真、求美、求善的心理訴求會越來越強。因此,那些揭示時代特點、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精神享受的節目會成為文化消費的稀缺品和人們心嚮往之的文化高地,從而形成“曲高”反而“和眾”。相反,那些快餐、流星一類的東西反而會因為“曲低”而越來越“和寡”。

  應當肯定,享受娛樂、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娛樂、快樂能夠調節心理、改善社會關係,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的“潤滑劑”。但如果為了娛樂、為了快樂而把電視文化變成“感官總動員”、變成“喧囂文化”、“嘻哈文化”,特別是流入低俗,就需要警惕。因為“感官總動員”和“喧囂文化”、“嘻哈文化”只能打造“娛樂型社會”而非“思想型社會”、“公民社會”。而一個國家是不可能靠“感官總動員”來實現現代化的。

  不要以為低俗的存在是因為觀眾喜歡,其實,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媒體的“稚化”,進而又把觀眾“化稚”。不少媒體人因為對許多事物缺少準確判斷,在他們心裏恐怕就虛擬了一個所謂的大眾群體,並且認定這個群體是不喜歡精神思考、文化思考,而只喜歡嘻哈打鬧的。正是媒體從業人員的這種“稚化”,低估了觀眾,以致用低俗的東西去綁架觀眾。

  就電視文化來説,目前存在兩種必須重視的“兩極”現象。一個是“去導向化”、“去價值化”的低俗現象,一個是與之完全相反的姑且把它叫做“虛高”現象,即調子很高,內容很空。如果説低俗是把導向、價值踩在腳下,“虛高”則是把導向舉到空中,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群眾、空空洞洞,把導向當做符號、當做標簽、當做軀殼,簡單地搬弄政治術語,成為一種“表態文化”、“口號文化”。比如一些歌曲的歌詞居然直接抄錄文件語言、社論語言。表面看是高度重視導向,實際上根本説不上是文藝,更談不上藝術感染力。

  正是由於低俗文化的盛行和主流文化的虛脫,當今的人們越來越難被文化打動、感動,其原因當然不是觀眾的水準,而是我們很少推出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激動人心絕不僅僅在於電影的故事與特效,而在於內在的思想表達。

  究竟怎樣才能激活人們看似板結甚至麻木的心靈呢?古人講“文以載道”。因此,如果罔顧“道”而一味求法、拜法、崇法,即只追求形式、場面、噱頭,是無法打動人心的,故而有言“大道無術”、“大道至簡”、“大巧若拙”。巴金先生説:“最高的技巧是無技巧。”顯然,因為文化是要為人們提供一種正確看待自己、看待生活的態度和方式,因為文化的核心是思想、是精神、是情操、是理念,因為文化的本質在於用人類的高尚情操與精神去軟化被物質硬化了的心靈,一句話,因為文化的使命在於化人,因此,只有從我們心靈裏流淌出來的真善美的東西,才會被觀眾由心靈去收穫。只有從美好的心靈出發,才能到達觀眾心靈的深處,引起心靈的共鳴。(作者為中國廣播電視協會副會長)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