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低成本國産影片

時間:2011-09-30 15:02   來源:人民日報

  關注中低成本國産影片的創作和境遇,已成為國産影片能否實現整體提升,中國電影能否切實實現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性命題。

  近年,國産影片年産560部左右,加上電影頻道生産的電視電影107部,實際上中國電影年産已近700部。如果把投資成本3000萬元以上的影片稱為大片的話,那麼,聲勢赫赫、引人注目的所謂國産大片年産只有幾十部,而中低成本則是絕大多數,佔年産影片的85%以上。大片起到焐熱市場、拉動中國電影産業的作用,功不可沒。然而作為常態的中低成本國産電影,它們所掩蓋的國産電影的問題已成為國産電影發展的瓶頸。

  為數不少的粗製濫造之作,裹挾在中低成本電影之中。30%的中低成本電影,觀眾無法看到。因品質低劣,影院拒放,電影頻道亦不收購。究其原因,一是投資人不理性,只是為圓少時的電影夢,集結草臺班子所為。二是誰找到錢誰拍片,不按電影藝術規律創作。三是盲目創作,粗製濫造。這些製作送審前,又缺少專業把關,加之電影審查又是底線審查,只要不違背國務院頒發的電影管理條例,只能放行。

  中低成本電影的脊梁之作為中國電影引來尊嚴。脊梁之作來源有三,一是主旋律作品,因有政府資金扶助和主管部門掌控品質關,普遍達標,其中不乏精品佳作。二是新銳編劇和導演,尚無大資本介入,憑藉中低成本電影銳意創新,電影新人和後繼力量借助中低成本電影而誕生。三是有成就的主創,借助中低成本電影表達自己的藝術理想,潛心打造藝術電影。

  中低成本電影普遍的困局是進入電影市場難。電影市場突出的問題是抓大放小,急功近利。所謂抓大放小,是一窩蜂地抓大片,一個影院即使多廳,也在重復放映那些大片。因為大片票房高、利潤大。中低成本電影極少數能夠實現市場突破,創造奇跡,少數佳作能在市場“一日遊”,而多數中低成本影片則被影院拒之門外,創作者只能望洋而興嘆!在影院放映自己的影片已成為電影創作者的光榮與夢想。然而這個光榮的夢想,因缺少發行費,因電影市場重利輕義,而絕難實現。

  電影主管部門應利用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貼補中低成本電影中的精品佳作,給它們發行費,也獎勵那些為中低成本電影中的精品佳作的發行提供放映便利的部門,不讓它們因此而虧損。扶助中低成本電影,既要靠政府之手也要靠市場之手。同樣重要的是,電影主管部門應狠抓藝術扶助這個環節,建立健全藝術扶助機制,特別是對劇本的扶助。電影行業應重建並尊重電影編劇隊伍,加大對劇本的扶植力度。電影生態鏈的各個環節都應摒棄抓大放小、見利忘義的浮躁之風,守望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低成本電影的整體提升才庶幾有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