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拍抗日劇,多講歐美侵華史

時間:2011-09-09 13:06   來源:環球時報

  令人不解的是,國內“反東洋”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反西洋”的影視作品卻越來越少,更沒有人要求西方列強反思侵華歷史和向中國人道歉。

  或是出於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6週年的緣故,最近一個多月裏,國內一些電視臺接連播出十余部抗日題材電視連續劇。恍惚之間,中國影視圈似乎回到“全民抗日”的年代。

  古人常説:“略于古而詳于近,治史之要也。”因為,時近的重大事件最容易激發人們的歷史記憶和情感共鳴。作為近代以來第一次獲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抗日戰爭不僅極大增強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奠定中華民族自主發展的堅實基礎。就此而言,通過拍攝一些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進行必要的歷史教育,激發國人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無可厚非。

  但是,過猶不及,拍攝太多類似主題的影視作品,有可能使歷史教育固化成抗日情結,甚至使國人以“仇日”的心態面對今天的日本,無助於在“牢記歷史,面向未來”的原則下發展健康穩定的中日關係。剛結束的第七次中日關係輿論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為28.6%,日本公眾對華好感度為20.8%。中國公眾對日好感度低,固然與日本竊佔釣魚島、右翼勢力美化侵華歷史等因素有關,但與中國大量抗日題材影視作品造成的“仇日”心態,也不無關聯。

  鄰居尚可選擇,鄰國無法選擇。作為最重要的鄰國,中日兩國民眾彼此好感度如此之低,甚至分別出現“仇日”和“反華”的現象,對東亞局勢穩定甚至是世界和平發展絕不是什麼好事。無疑,要化解中日民間恩怨,日本必須深入反思侵華歷史、停止竊佔釣魚島,但中國也不是無事可做,至少可以適當控制拍攝“抗日”題材影視作品的衝動。

  令人不解的是,國內“反東洋”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反西洋”的影視作品卻越來越少,更沒有人要求西方列強反思侵華歷史和向中國人道歉。事實上,由於中國政府和公眾一直未深究西方國家侵華責任,英法等國家的民眾早已淡忘他們祖先的侵華歷史,有些媒體甚至公然聲稱鴉片戰爭是一場“自衛戰爭”,或流露出“幫助中國人開啟從原始野蠻邁向現代文明進程的道德優越感”。

  更令人不解的是,國人似乎越來越注重發掘近代以來的“中西友好史”。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西方人成了與中國人共同抗日的盟友甚至是英雄———部分是歷史事實,部分出於刻意美化。在上海、天津、武漢、青島等城市,殖民遺跡不再被視為歷史恥辱,相反變成城市的地標和榮耀;有些城市甚至模倣西洋建築風格,打造西洋情調的景觀區和商業區。即使沒有殖民遺跡的城市,新建的樓盤和小區也常取洋名。

  一部中國近代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國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歷史。的確,非學西洋之長不足以救中國之短,但學習日久,浸染日深,很容易迷失自我。今天,不少國人不僅點頭yes搖頭no,而且想當然地把中西差異問題視為價值優劣問題,凡是歐美的東西,都給打上“先進”和“普世”的標簽,崇洋媚外已經變成一種集體潛意識。近段時間,西方備受美歐債務危機、英國竊聽醜聞、挪威槍擊慘案、倫敦街頭騷亂等不光彩事件困擾,但西方的光環在國人心目中並未褪色多少。

  筆者既不是“親東洋”,也不是“反西洋”,更不是敦促國人糾纏歷史,而是意在指出,無論是“仇東洋”還是“親西洋”,都造成我們思維和視域的局限,妨礙我們對中華文明自性的理解和定位。中西方交往的近代歷史應當被世人客觀地記住。不“仇東洋”,也不“親西洋”;不誇大歷史,也不忘卻國恥,應是中國崛起後應有的大國國民心態。(慕朵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