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劉邦戰項羽”,亂象誰調控?

時間:2011-09-01 15:16   來源:東方網

  近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落下帷幕,成交金額達到30億。但是,“跟風”依舊是國內電視劇市場的致命傷,5個劉邦大戰5個項羽,西施武則天都有秘史,熒屏古裝戲氾濫,題材大撞車,表面看似繁花似錦,背後潛伏著深層危機。

  針對古裝戲氾濫這一亂象,8月26日,在全國政協召開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專題協商會上,馮小剛作為文藝界委員再次“開炮”,並把“古裝戲“氾濫的亂象歸咎於“我們的審查制度給創作帶來的傷害和桎梏。”他指出的“為了審查的安全,一窩蜂地去拍歷史題材”。

  明年電視熒屏將是古裝戲的天下,且題材相似。講述劉邦與項羽的故事有5個版本,陳道明的《楚漢傳奇》、黃秋生的《楚漢爭雄》等。秘史系列也是一堆,尤小剛的《西施秘史》、正在拍攝中的《武則天秘史》、《太平公主秘史》。後宮爭鬥戲有《深宮諜影》、《後宮甄嬛》等。

  古裝戲之所以扎堆,除了規避了審查的風險,另一點就是盈利。現在,都在講“可持續發展”,影視劇生産進入了市場經濟,影視産品的製造者也要樹立這一發展意識。

  高希希成功導演了四大名著《三國》,最近邀請陳道明出演劉邦,投資1.7億元即將開拍大戲《楚漢傳奇》,該劇成為目前中國“最貴”的電視劇。但是,像高希希這樣有魄力和實力的導演畢竟只是少數。

  據業內人士透露,幾家衛視黃金檔時間固定不變,每年能夠擠進檔期順利播出的就3000多集。這也意味著,基本上每10部劇中,有9部最終會淪為炮灰。

  影視創作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在,影視進入産業化,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的思路指導影視産業的健康發展,古裝戲一窩蜂,這是一個不良信號。主管部門對這一亂象應該進行“宏觀調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