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被失蹤”的隱喻與反思

時間:2011-08-10 14:43   來源:東方網

  近來微博有一個熱門話題:央視知名女記者柴靜到哪去了?一時間眾説紛紜,甚至引發各種猜測。借著央視一套最近大改版,由柴靜和邱啟明主持的新節目《看見》前晚正式與觀眾見面,柴靜也在部落格上發表博文《道路不易,小步徐行》,申明自己並未在國內任何網站開微博,更沒有以“動車記者”的身份註冊。(8月9日《華西都市報》)

  大多時候是採訪報道社會敏感話題、時事熱點、話題人物的美女記者柴靜,早就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這些年來,柴靜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以她的犀利和敏銳、堅定與堅持,調查礦難真相,揭露一個個欲蓋彌彰的謊言。她曾出現在非典的第一線,曾經故意在節目中反覆詢問王錫鋅關於公款消費的數字,曾經一人獨面黑社會的威脅……

  然而,細心的網友以現,一向愛通過部落格發表獨立意見的柴靜,從今年5月之後就再沒登陸部落格更新圖文了。“失蹤”傳聞也由此而生:8月4日,一條用戶署名為“柴靜”發的一條新浪微博稱,她以“動車記者”的名義註冊微博,因調查動車事故而可能遇害。隨後,此“謠言”通過微博迅即發酵,激起網民的“憤怒”,引發網路大量關注和轉載……

  今次,“失蹤”的柴靜通過央視一套改版後的新節目《看見》、通過博文回歸公眾視線,稱自己“這兩三個月,因為準備新節目,改書稿,耍,一直沒有更新部落格。”關於交代後事調查動車一説,柴靜説自己不會寫那麼悲情的話,其“微博”是他人冒用……從而讓微博上盛傳她因調查動車事故而“進了局子”、被威脅、微博被封號等駭人的“謠言”不攻自破。

  竊以為,柴靜“被失蹤”曝紅網路,不僅僅是因為柴靜真有一段時間沒露面,更重要的是加入了溫州動車事故這個特定“酵母”。試想一下,如果溫州動車追尾事故沒有那麼多“黑洞”讓人浮想聯翩,如果央視或柴靜早一點出面辟謠,如果相關網站及時澄清“動車記者”是假柴靜,如果網民對柴靜的為人處事及新聞採訪風格有一個深入全面的了解,還為信以為真、盲目“圍觀”、接力傳播嗎?

  網路、微博是個好東東,給我們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一不小心,微博又可以成為“謠言”傳播的集散地。尤其是那些別有用心的、打著名人旗號註冊的微博,在很多時候更容易誤導人的眼球,影響社會和諧穩定。任何時候,我們需要的都是對真相的圍觀、關注,通過圍觀、關注去尋找真相,而不是不明就裏,聽任謠言滿天飛。

  透過柴靜“被失蹤”引發的關注和影響力,我們感受到了網友青睞柴靜的那份“熱度”,也見證了網友求解溫州動車事故真相的那份渴求,但更多的則是反思。如何讓微博語境下的資訊傳播既快又真實可信,如何在第一時間終結不實傳聞的“信馬由韁”,如何擦亮眼鏡不讓謠言牽著鼻子走,政府有責任,網站有責任,名人(明星)有責任,每個網民也有責任。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