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輿情”之冷熱

時間:2011-08-08 13:42   來源:長江日報

  來得快,去得也快,這是網路“輿情”的一個顯著特徵。

  這一特徵的直觀體現,就是網路新聞熱點的快速更替和覆蓋。門戶網站的頭條是即時更新的,論壇、微博的熱帖很快就會被新的熱帖所取代。僅以近期“輿情”為例,郭美美事件、故宮文物破損事件等相繼成為公眾輿論的熱點,時間跨度不過月余,這當中還穿插著四川會理懸浮照、三公消費公開、共和國脊梁獎等廣為公眾關注的新聞事件。

  最近公開發佈的一份網路輿情報告,用數據揭示了網路新聞熱點更疊的速度。電腦技術使網際網路成為報紙、廣播和電視之後最具影響力的公眾媒體,同時也為網路“輿情”的監測、控制,乃至預警提供了便利。這份報告依據搜索引擎數值的分佈和漲落,為我們測算網路新聞熱點更疊的速率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這一速率可以從兩個向度作出判斷。其一是熱點被關注持續的時間。該報告的數據顯示,在今年二季度排名前25位的網路新聞熱點中,有17個熱點被公眾持續關注的天數小于兩位數。也就是説,多數新聞熱點的熱度不會超過10天。

  另一個向度,是事件傳播過程中出現傳播高峰的次數。今年二季度排名前25位的網路新聞熱點中,只有8個熱點是多次高點事件,而其他將近70%的熱點都是一次或二次高點事件。換句話來説,多數新聞熱點不會重復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往往熱鬧一陣子也就煙消雲散了。

  “喜新厭舊”,這大概可以説是新聞傳播的本性。但新聞熱點冷卻之後,甚至從公眾視野中徹底消失或抹去,是不是意味著事情就到此結束,萬事大吉了呢?冷去、消失、被抹去的新聞熱點沉澱到哪去了?會對現實和未來産生怎樣的影響?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與測算新聞熱點更疊速率的問題比較起來,恐怕要複雜得多。

  以我的初步判斷,那些“過氣”的新聞熱點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舉例來説,近日紅十字會“主動”將部分社會捐贈項目的款項在網上公開,旋即遭到網民的質疑。如果沒有前期的萬元餐票事件,沒有郭美美事件,或許公眾對紅十字會的改正之舉能多一分寬恕。同樣,在此次故宮宋瓷破損事件中,公眾的怒氣多少也是疊加在5月份的故宮失竊事件上而被放大了的。

  問題不在於公眾的“記仇”,而在於負面新聞中累積的問題從來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熱點雖然過了,看起來也沒有誰還在追問答案了,但問題是不是就不存在了呢?有些部門在冷卻新聞熱點上下的功夫,遠遠多於解決實際問題。殊不知,隱患就此埋下,成了日後災難的膨脹劑,一觸即發。

  如果考慮到新聞熱點冷卻背後社會心理,特別是公眾情緒的變化,問題會顯得更為嚴重。“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原本説的是為人之道。現在看來,善惡無大小,歷史在累積,為政者對古之良言更應該銘記在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