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看待呂麗萍等名人“説錯話”

時間:2011-07-12 13:25   來源:光明日報

  新近連續發生“名聲不錯的名人”被眾人非議的事情。

  先是著名演員呂麗萍因為轉發了幾條反同性戀的微博,在網路中引起軒然大波,國內多家組織甚至聯合呼籲抵制“孫呂”作品;有社會學家認為呂麗萍的言論有很明顯的歧視傾向,突破了社會道德底線。

  後是著名畫家和作家陳丹青在參加節目談郭美美話題時,將網友對郭美美事件的“圍觀”與“文革”時期的“圍攻”綁在一起談論,網友指責他將公民意識的覺醒與“文革”時期助虐混為一談,這是對他們的侮辱。結果陳丹青不得不出來“解釋”:“當我得知部分網民的憤怒,明白我的説話與此案的語境,發生錯位了,如通常所説,傷害了群眾的感情”。

  更早前,網路人氣很足的韓寒因惡評劉謙的春晚魔術表演乃是“帶了一個詐騙團夥來,演了一齣話劇”,結果遭致破天荒的“商榷潮”,使其公信力下降,結果一向執拗的韓寒委婉地道了一聲歉,把那篇博文給刪除了……

  呂麗萍、陳丹青、韓寒,都是具有很高“正面人氣”的公眾人物,所以他們的失言失誤失措就很令人痛心。可是再轉而想想,厚愛是一部分,人無完人又是另一部分,當他們在自己的“盲區”説三道四時,失當往往在所難免。

  比如呂麗萍,對一些“人本主義的基本認識”(例如對於同性戀的基本人道態度)未必了然,而陳丹青,儘管思想深刻、見解獨特,但是他對網際網路的偉力缺乏認識,自己都承認“我確實鮮少上網,也不戴‘圍脖’”。

  顯然,名人也會有盲區,會犯錯。允許名人有盲區,允許名人犯錯,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共識。不對他們寄予過高的期望,不對他們求全責備,我們就容易平心靜氣地面對他們的失言或失誤;即便與他們商榷,對他們批評,也會比較心平氣和與和風細雨。公眾人物參與公共事務,對於公民意識的普及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他們有此意願,我們理應支援和呵護;若出現偏差,不妨糾正之,若出現盲點,不妨彌補之。但千萬不要責之過重,避免傷及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畢竟他們是名人,也是凡人。

  當然,名人們也要充分認識公眾人物的責任,明白自己的擔當,不能永遠以“自己也是凡人”輕易寬宥自己,甚至毫不正視自己的盲區所在,而應努力學習,達成心智和識見的成長和成熟。如果經常貽笑大方,公信力的失去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公信力這項“儲蓄”公式如下:一旦失去,不但利息全無,甚至本金都不保。名人們當珍視珍愛珍惜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