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醜聞藝人“獲釋如獲獎”?

時間:2011-05-05 13:30   來源:東方網

  相比較之前孫興被曝吸毒後強制戒毒的噩夢,莫少聰結束拘捕出獄後火線復工,昨日接受新浪專訪時一派雲淡風輕,“澄清”自己不是吸毒被抓,只是唯一一次為“應酬”碰了大麻。因形象未受損而被樹立成圈內吸毒明星的典型的莫少聰事件堪稱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卻因爆出採訪競價、毆打記者等插曲,折射出耐人尋味的娛樂圈怪現狀。(5月4日《揚子晚報》)

  據悉,莫少聰接受採訪時滿面笑容,神采奕奕,心情未受影響。受訪過程中雖提及吸毒事件,仍始終保持輕鬆的神情。之前他還先在微博發聲,輕鬆表示:“聰頭寶寶(莫少聰粉絲稱呼)們,我回來了!”

  由此,這次輕描淡寫的“洗白”採訪,被不少網友譏諷為“滿足了藝人對一次理想專訪的所有想像”:“沒有任何你不願意回答的問題,沒有任何犀利的問題,沒有任何讓人不爽的問題。讓人認為,這不是一個剛剛涉毒被釋放的醜聞藝人,而是金馬獎上眾望所歸應該得影帝卻被小人暗箱操作與影帝失之交臂的無冕之王。”甚至有網媒稱,莫少聰“獲釋如獲獎”。

  “獲釋如獲獎”,多麼形象而確切的説法!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誰讓莫少聰“獲釋如獲獎”的呢?

  對於藝人吸毒,我們至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衡量當事人的所作所為。不管因何原因吸毒,只要能認識到錯誤,接受懲戒,從此洗新革面,就是可以諒解的。但是,如果在警方面前是一套,在社會大眾面前又是一套,則也是不可取的。獲釋後火線復工,甚至連誠懇道歉的姿態都沒有,徑顧為個人事業“提人氣”、“撈資本”,給人一種“獲釋如獲獎”的感覺,恰恰最令人糾結和擔憂。

  藝人吸毒,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也不是什麼秘密。藝人吸毒,危害的不僅僅是他們自己,還波及整個社會。因為他們是公眾人物,一言一行都對社會具有示範性。所以,有關方面應該把預防藝人吸毒作為一項課題來研究,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力爭從源頭杜絕藝人吸毒現象。實在不行,就要加大打擊和懲戒力度,幫助他們增強“懼怕感”,把一切誘因消滅在萌芽狀態。作為藝人的簽約公司,也應把預防藝人吸毒當作一項必要工作來做。至少,在藝人犯下吸毒這樣的大錯之後,應有明確的責乏態度,而不能簡單予以遷就,甚至以此為契機進行“炒作”。

  其實,任何一位明星的言行,都與其所服務公司的形象緊密相連。明星言行失當,其所服務的公司亦會受到牽連或影響。可惜的是,在國內我們見慣了每當明星做錯了事、説錯了話,公司總會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為其護短,進而將責任推脫掉。這樣的結果,既傷了公眾的心,又助長了明星的氣焰。或許正因此,歌手謝東才會第三次吸毒被抓。

  所以説,有關方面將吸毒被抓的藝人奉為上賓,想方設法幫其投入工作,很沒必要。不説完全將他們拋棄,至少,也應該對他們的失誤表明態度,不要讓他們覺得無所謂,犯了錯還受到款待,“獲釋獲獎”,這一不正常現象的負面作用,未必比藝人吸毒小多少!(孫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