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慶文化如何開發?

時間:2010-09-27 13:22   來源:《光明日報》

  今年的北京中秋節顯得比以往格外熱鬧,除了琳瑯滿目的月餅外,中秋節上又增添了一位可愛的新成員——形象大使“兔兒爺”。只見濃眉大眼的他手持藥杵,眉毛如金色祥雲,雙頰微紅,神采奕奕……

  其實,“兔兒爺”對北京人來説並不陌生,中秋節供奉他是老北京特有的風俗。“兔兒爺”形象的發佈和推廣方表示,在傳統節日中的民俗標識漸漸被人們淡忘的時候,推出具有深厚文化傳統和地域特徵的“兔兒爺”,不僅能為節日消費提供一個文化符號,也將喚醒市民對傳統節日習俗的親近和認同。

  他們的觀點不無道理,“兔兒爺”一推出就受到廣大市民的喜愛,他的意義和價值已經遠遠超出一個單純的文化符號,為中秋節慶注入了更多文化內涵,相信這個“形象大使”的衍生産品也將帶來文化産業新的商機,“兔兒爺”玩具和貼畫將走進人們的視野,“兔兒爺”的授權産品也可以交易……

  中秋節是我國極富傳統色彩的節日,它與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組成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然而,文化的流傳卻是個耳濡目染的過程,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只有我們賦予傳統節日更多的現代意義和時代氣息,它自身所蘊含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歷史積澱才會煥發出無窮的活力。在加快文化産業發展的今天,挖掘節慶文化內涵,讓這些傳統節日重新煥發新時代的光彩,不僅可以發揚光大傳統文化,也能夠為文化産業注入新的發展機遇。

  以中秋節為例,從傳統眼光看,一盤月餅,一壺茶和一些瓜果擺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這是中國人過中秋節的場景。賞月吃月餅確實是傳統過節方式,眾多的廠家商家抓住這個“節賜良機”,炒熱月餅市場,但常常把目光僅僅放在了月餅上。殊不知,這過於“搶眼”的實物月餅轉移了人們的視線,使大家對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淡漠了許多,中秋節慢慢也演變為不少人眼中的“月餅節”。

  實際上,除了月餅,中秋節慶還有很多文化內涵,也有很多相應的文化産品等待我們去細細開發——除了中秋“吃什麼”,文化産業經營者還應想到中秋“看什麼”、“玩什麼”、“買什麼”——三天的假期裏,能否為觀眾打造一批特色演出,讓他們賞月的同時,身臨其境地領略古老而又現代的中秋文化;中秋正值秋高氣爽時,城市周邊地區能否因地制宜,開發出一些旅遊産品,讓大家去放鬆一下緊張疲憊的身心,真正融入大自然;中秋佳節,走親訪友必不可少,帶上什麼樣的禮品既能表達情誼又讓人感到與眾不同,商家能否開發出特色禮品,豐富節慶市場……

  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把目光跳出節慶本身,從一個更廣的視角去判斷。從根本上説,節慶活動的成功,在於如何喚起民眾注意,在於如何創造獨特性和人文氛圍的維持。打造節慶文化産品離不開文化內涵,更離不開傳統産業,只有把文化産業與傳統産業真正融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提升節慶的品位,同時創新傳統産業發展形式,實現二者的共贏。

  中秋節與春節、端午節等是屬於我國全民性的節日,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説,節慶文化開發也是關係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問題。我們知道,有了文化資源不一定就有好的文化産品,只有將目光瞄準傳統文化開發和建設,同時強化民眾參與,喚起民眾對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保護的自覺意識,才能開發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節慶文化産品。筆者認為,在開發節慶文化産品中,亟待改變“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旅遊搭臺、經貿唱戲”的陳舊思路,要通過有獨創性的策劃,節慶活動才能真正得到市民和市場的認同,城市也才能塑造出自己的品牌形象,傳統文化才能得到更好地得以保護和傳承。

編輯:于斯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