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動畫怎樣才能超越《功夫熊貓》?

時間:2010-07-12 15:22   來源:新華網

  日前,針對中國是否會在政策上放寬對國外動漫作品的引進的問題,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金德龍表示:中國在積極推動國際合作,但反對大量引進境外動畫片,因為大量引進國外動畫會使中國的動畫産業受到重創,使中國動畫産業難以崛起,使國內的少年兒童難以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7月10日中新網)。

  金德龍的表態讓人感到喜憂參半。喜的是相關部門總算有了保護本土動畫産業的意識,市場經濟搞了這麼多年,大家終於都明白了,本土的市場如果不加保護,便很快就會被外來的商品佔領,市場一旦被佔領,要奪回來就是難上加難,而沒有市場,任何本土産業的發展,都不過是空談而已。憂的是任何産業都不能單靠保護生存的,中國的動畫産業要想真的能夠抵擋住境外動畫的衝擊,關鍵還是要靠自身做大做強。

  但這恰恰是中國動畫産業的軟肋。從1998年的《花木蘭》到2008年橫掃全球票房的《功夫熊貓》,美國製造的“中國風”動畫片在國內外的大獲成功,讓中國動漫界陷入尷尬,直至2009年初國産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出現,才算為國産動畫注射了強心劑。不過,觀眾對“喜羊羊”的神話是不是真的可以複製一直是持懷疑態度的。就在“喜羊羊”隆重上映的同時,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北京益派市場諮詢有限公司,對全國31個省、區、市3106人進行的調查顯示,仍有62.3%的人認為當前國産動畫的“最大問題”是欠缺精品。

  統計表明,我國是世界上在學校學習動漫專業人數最多的國家,許多國外動畫片都是中國人畫的,這也就是説,人才是充裕的,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中國動畫産業也“不差錢”,實際上,中國早已是動畫片年産量世界第一的國家。那麼中國動畫産業發展的瓶頸究竟在哪?在筆者看來,主要還是在創意不足、內容缺乏競爭力上,這使中國動畫片的想像力一直備受質疑,如情節乏味、人物臉譜化;依賴歷史題材、作品沒有創新;對白生硬、故事衝突薄弱等等,所謂大製作、豪華陣容等也因此失去了應有的優勢。

  缺乏創意,説到底還是一個缺乏文化自信的問題。因為缺乏自信,所以“山寨”風行,一味模倣日、美等“洋動畫”,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原創;因為缺乏自信,所以也一直無法走出翻拍經典神話故事的老路,缺少時代感,難以引起今天的觀眾共鳴。

  顯然,解決這樣的問題,單靠限制引進境外動畫片是不行的,而要靠本土動畫的創作者,深入到本土文化深厚土壤中去,汲取豐富的營養,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如此才能“創作”出真正為中國觀眾喜聞樂見,同時又能在海外市場具有競爭力的作品來——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才能説中國本土動畫實現了自立、自強,中國不僅是一個動畫大國,也是一個動畫強國了。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