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普之爭,很不低碳

時間:2010-07-08 15:00   來源:紅網

  粵語和普通話的爭鬥與糾纏,在一些好鬥成性或者內心較為脆弱的人士中,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作為一種相當無聊的遊戲,這種口水仗實在是見怪不怪,但儘管常見卻實在妨礙不到誰的現實生活。喜歡粵語的朋友們在一起該説粵語照説,礙著你啥事?喜歡普通話的人扎堆兒一起講普通話,該是普通話還是普通話。語言不過是交流工具,是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沒有誰擁有站在大街上去堵住別人嘴巴要別人不説粵語或者不説普通話的權力。

  廣州要辦亞運,要開門迎客,開門迎客總要有點主人的樣子,裝飾“臉面”也好,部分改變節目播出語言也罷,不過是題中應有之義。否則的話,那些學了一點點漢語的外國朋友們一來廣州,豈不是白白糟蹋了所學的那點漢語?這是個玩笑。言歸正傳,近日廣州市政協向有關部門遞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在亞運期間“可在綜合頻道或新聞頻道的主時段用普通話播出,以適應來穗參賽和旅遊的國內外賓客語言環境的需要。”這份提案不能説是摸了老虎屁股吧,至少也是捅了馬蜂窩。一時間普通話企圖“滅亡”粵語的論調甚囂塵上,有人煞有介事地拿出調查數據,表示有超過8成人反對。甚至連一向在我看來以冷靜出名的名嘴陳揚先生,也有點失態,以流行的“天坑”來形容這個提案,悲觀地以為倘真如此,則粵語的消失必將為時不遠。一場不見硝煙但火藥味十足的粵普戰爭,再次熱鬧上演。

  首先請大家注意提案本身:“可在綜合頻道或新聞頻道的主時段用普通話播出”。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取消粵語節目?雖然我智商不是很高,但我還做不出這樣的理解和猜測。這個城市講普通話的人也不在少數,講普通話的人生活在這個城市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如果這樣微弱的改變真的能“滅亡”粵語的話,那我也只能説粵語太不堪一擊了。但事實也絕非如此,粵語還是粵語,粵語還是本地人的粵語,韻味十足地滋潤著一代又一代的本地人,甚至還同化了不少所謂的“外來人”。而且恕我直言,我就是一個從北方來廣州討生活的人,由於天生對語言的不敏感,所以廣州電視臺我基本不看,如果沒有字幕簡直和看天書沒啥區別。儘管如此,但我一點不反感,因為我還有別的選擇,我可以看南方電視臺的普通話頻道,甚至改看別的臺,實在不行也可以選擇看報紙。聽不懂粵語我憋不死,我也必須尊重講説粵語的朋友的習慣。所以單就這一點看來,這場爭論的起因就十分蹊蹺,可以説純屬子虛烏有自找煩惱。沒有誰説要全部改普通話,也沒誰能有這個本事把所有的節目都改成普通話。

  有人也不免又穿起了長袍馬褂“文化”起來,大談所謂的“文化侵略”。這一點就更為荒謬,如果説到文化,硬要和文化扯上關係的話,那麼這也是對文化本身的一種誤解甚至曲解。文化本身是動態發展的而絕非一成不變的,從這一點而言,普通話與粵語的並存共生又未嘗不是對彼此的豐富和發展呢?京劇為什麼那麼牛逼?清末四大徽班進京,是滅了京腔?明白人都知道,不是四大徽班的進京和其他劇種的衝擊與融合,哪還會有讓一些人牛逼到動輒就想推廣到全國的京劇?廣州在國內一線城市中,向來以包容性強而被人們津津樂道。包容就在於持有各種不同語言和生活習慣的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生存空間。如果我不偏頗的話,廣州電視臺以粵語為主沒錯,但為何就不能適當增加一部分普通話節目呢?所以如果説非要和文化扯上關係的話,那難道文化融合不比文化封閉更好?封閉的人見不得所有人打擾自己,就一個人躲進深山裏幾十年不見人,結果到了最後成了野人,一句話也不會講了,開口就是依依呀呀。封閉是最好的自殘方式,融合是最好的發展方式,道理就是這樣簡單。

  湘菜、川菜和魯菜,廣州市遍地開花,麥當勞、肯德基處處結果,但是又能如何?粵菜館的生意不是一樣火爆。包容並存的結果不是湘菜滅了粵菜,也不是粵菜滅了湘菜,結果只是大家想吃淡的有淡的,想吃辣的有辣的,選擇更多,生活也更加豐富而已。非要爭得臉紅脖子粗,有啥意思?除了浪費口水,一點不低碳外,我實在看不出啥好處,更看不出和文化侵略有啥鳥關係。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