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紅樓夢》頗像《聊齋》?(組圖)

時間:2010-06-30 10:09   來源:台灣網

少年黛玉若有所思 資料圖

    新版《紅樓夢》終於拉開了帷幕,與新版《三國》四家衛視同時開播的轟轟烈烈有所不同,而是採取由點到面的“吸金”方式,先在各個地方檯播出,然後到九月份再在衛視播出,原本也有網路平臺與地方檯同步播出的計劃,後來被緊急叫停。據悉,網路播放被叫停的原因主要是9月將播出《紅樓夢》的衛視提出了抗議。每一次熱播劇開播之前總會鬧出很大的動靜,新版《紅樓夢》也不能免俗,觀眾早已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權當作戲未開場之前熱熱鬧鬧敲打的鑼鼓點。

  上海觀眾有幸上週六的晚上在電影頻道看到了新版《紅樓夢》,創作歷時近四年的新版《紅樓夢》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這部《紅樓夢》踩著戲曲的鑼鼓點,伴隨著曲高和寡的昆劇旋律,以慢悠悠的節奏和唯美主義的影像講述著《紅樓夢》的故事。“女媧補天”時練就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巨石中單剩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此石“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已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後有一道一僧路過此地,將此石化為一塊小小的美玉,攜到“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去安身樂業”。它就是賈寶玉出生時口中所銜的“通靈寶玉”,也就是賈寶玉。《紅樓夢》也叫《石頭記》,在小説開頭就有明確的交代:作者自雲:“因曾經歷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將‘通靈’之説,撰此《石頭記》一書也”。與老版《紅樓夢》相比,新版《紅樓夢》的第一集用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篇幅為觀眾交代了這個故事的背景,奈何,視聽的審美感受總不如閱讀的細細品味,如果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恐怕難以理解其中的含義。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