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英爭搶“首投族” 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5/23—29)

時間:2011-05-29 22:56   來源:台灣網

  本週,四川省長、浙江省委書記都在臺灣展開交流,臺媒稱“這顯示兩岸交流不斷擴大和深入”。島內政壇,馬英九、蔡英文都勤跑校園積極爭取“首投族”的支援;扛著“新世代”旗幟角逐2012的蔡英文,卻將“扁係”成員大批集結在輔選的最敏感崗位上,引發各方質疑。島內社會,由飲料食品添加工業用塑化劑引發的毒食品風暴愈演愈烈,造成民眾嚴重恐慌。

  島內輿論盼兩岸持續和平發展

  本週,四川省長蔣巨峰、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都在臺灣展開交流活動,但卻有民進黨籍的民意代表稱這是大陸對臺進行矮化,“獨媒”也加以顯著報道。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指出,大陸各地組團赴臺交流,都是以經貿和文化活動為主軸,對於促進兩岸互釋善意有正面功能,應予肯定,而不是用歪曲方式來刺激臺灣民眾,否則終究還是對臺灣不利。

  該報25日的社評也指出,誠摯希望兩岸關係能持續朝和平發展的道路前進,為兩岸同胞開創永續發展的美好明天。

  馬英九、蔡英文爭搶“首投族”

  本週,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藍綠兩位參選人——馬英九、蔡英文,都不約而同把爭取首投族(首次擁有投票權的選民)列為了競選重要策略。

  臺灣《中國時報》25日指出,這群首次進入選舉市場的年輕人,是真正的中間選民,不滿足現狀的特質讓他們有更大的成長空間,這就是臺灣進步的動力。臺灣的朝野政治領袖必須畫出願景,接受年輕人的不滿與批評;更重要的是,讓自己重回那個曾經不斷追求理想、熱情的本心。

  香港中評社23日指出,“首投族”是新名詞,但藍綠較勁青年選票由來已久,過去綠營一面倒佔上風,與政治人物“偶像化”有關;臺灣政治氛圍丕變後,年輕人想要的就是兩岸穩定、經濟大好,但蔡英文至今沒有兩岸政策的明確主張,政治人物“去偶像化”及“端不出牛肉”是她最大的致命傷,如果還想把首投族當成藝人粉絲團來操弄,註定會失敗。

  “蔡長扁集團”將“班師回朝”?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日前提出了“蔡長扁集團”將要在2012年“班師回朝”的警告。對此,澳門《新華澳報》26日指出,蔡英文在組織競選團隊時的“揚扁答謝抑新”,是可以明顯看到的,施明德的警告一針見血,蔡其實是扁貪腐集團的總代表,這可能是她在這次選舉中的最大敗筆之一。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5日指出,蔡英文自知,她必須扮演中間形象才能有足夠的選票,但太過中間又激不起民進黨激進群眾甚至陳水扁的盲從者之熱情,這又是她不可或缺的選票。蔡英文想左右逢源,只是選民會被她所惑嗎?

  另一方面,蔡英文還面臨“架空蘇貞昌”的質疑,她在取得2012“入場券”後,表面恭敬不敢得罪蘇貞昌,24日卻直搗蘇宣佈參選臺北市長所在地保安宮,香港中評社25日對此指出,由蔡蘇陣營關係可看出,雙方並沒有積極解決初選裂痕,甚至裂痕愈來愈大;蔡甚至想要收編挺蘇勢力,只要挺蘇勢力能完全轉到蔡這裡,她也不用為這些支援者再低姿態求蘇。

  臺灣塑化劑風波愈演愈烈

  本週,由飲料食品添加工業用塑化劑引發的毒食品風暴在島內愈演愈烈,各大知名廠牌紛紛中箭,民眾一片恐慌、食品界一片風聲鶴唳。

  臺灣《中國時報》29日指出,塑化劑事件説明瞭少數的幽暗人性與集體放任,可以帶來多大的禍害。為了防止事件成為失控的危機,官方、業者和消費者都要持續提高警覺;中長期而言,則須重新檢討修訂食品藥物安全的相關法令,更周延地保障食品安全。

  臺灣《經濟日報》28日指出,為這起風暴善後是當務之急,但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可能更為關鍵。我們認為,食品安全制度的改革須嚴肅思考兩大課題,第一是增加品牌商的責任,第二是強化跨制度的協調統合機制,讓臺灣的食品安全防護體制更完善。

  香港《大公報》26日指出,臺灣早在1975年就制訂了“食品衛生管理法”,但對食品業者似乎起不到阻嚇作用,主要弊病在於處罰過輕,但願此次能下決心整肅食品安全問題,讓人們吃得放心、喝得開心。(趙靜)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