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互動多 民進黨兩個女人開戰(2/21—27)

時間:2011-02-27 23:02   來源:台灣網

  本週,兩岸交流互動熱鬧滾滾,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首次例會在桃園舉行,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率經貿團訪問南臺灣。島內政壇方面,民進黨“兩個女人的戰爭”越演越烈,蔡英文提“新兩岸論述”、呂秀蓮宣佈參選2012,綠營由此陷入群雄並起的局面。

  兩岸交流互動再掀熱潮

  2月22日,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第一次例會在臺灣桃園登場;緊接著,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23日率逾20位重量級大陸企業負責人在島內展開經貿交流之旅;此外,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也于22日率團赴臺訪問。臺灣《經濟日報》指出:三項具指標性的兩岸經貿互動在臺灣同時進行,反映出兩岸經貿開放政策下臺灣新一波的交流熱潮。

  臺灣《聯合報》22日指出,兩岸經合會召開和陳雲林訪台,都代表兩岸關係又翻過一個山頭,繼續走上多維度、全方位的交流互動,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優化與固化。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表示,ECFA已為兩岸經貿開啟合作的大門,促進兩岸貿易往來;而經合會的召開更為兩岸建立制度化與分工化的雙贏機制,更是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最堅固的基石。
 
  香港中評社27日指出,陳雲林在高雄、嘉義、雲林的三場座談會,直接與中小企業、農漁會對接,意義非凡,特別是對幫助臺灣最弱勢的農漁民改善生活將有極大助益。 陳雲林此行,代表大陸已經要點燃照顧南臺灣農漁民生活的引擎,而且注意到過去的採購模式有待改進。

  蔡英文提“新兩岸論述”

  蔡英文在民進黨23日成立智庫之際,以智庫董事長身份提出新的兩岸論述: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島內輿論認為,蔡英文空泛的表述既看不出主張,也看不出新意,令人失望。

  臺灣《中華日報》25日説,蔡英文欲以“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論述取代目前兩岸關係賴以維持的“九二共識”。她豈不知?沒有“九二共識”,兩岸交流只會落得“不和不同,難和難同”。蔡氏兩岸論述有此誤區,又難掩“以我為尊”的吊詭性,必將使她陷入進退維谷的窘境。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指出,蔡英文曾宣稱將成立智庫以便和大陸接觸及對話,但這個智庫成立後她卻未提和大陸接觸及對話,暴露了民進黨回避大陸,不敢面對現實的心態。

  香港《大公報》25日説,近年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發表過不少看法,當中反響最大的莫過於“延續前朝政策”、“與大陸對話”等觀點。表面上看,蔡英文似乎要放棄極端的“臺獨”主張,回歸中間路線。但細究之下,蔡英文此次發表的兩岸政策“和解論”,無論從用詞遣句,還是從觀點論述來看,都充滿了濃濃的“獨”味。

  呂秀蓮宣佈參選2012

  25日,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呂秀蓮宣佈參選2012,成為綠營第一個公開表態角逐大位的天王級人物,但不僅外界不看好,綠營內部也乏人支援,甚至還有人發起“一人一信勸退呂秀蓮”活動。

  澳門《新華澳報》25日説,單看陣勢,就可知呂秀蓮的號召力並不強,只能是白幹一場。而從呂秀蓮成立“大陸研究中心”時發表的談話來看,她其實就是要延續陳水扁在任時的“大陸政策”。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7日指出,呂秀蓮的表態早在預料之中,既改變不了大勢,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可以斷言,未來民進黨仍將由蔡英文與蘇貞昌一決高下。唯一值得觀察的是,未來她會不會抖出綠營內部若干見不得人的把戲!

  臺灣《聯合報》26日認為,民進黨的這次內鬥,最後也許仍將以強制的“大團結”作收,卻掩不住其核心價值日漸萎縮的窘境。呂秀蓮宣佈參選或許不能影響民進黨初選的情勢,但她一直倡議應將民進黨的政經路線辯論清楚,則可能對初選的效果發生影響。(趙靜)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