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男案離奇逆轉 李敖之子上北大引話題(7/26—8/1)

時間:2010-08-01 21:49   來源:台灣網

  本週,前陳水扁辦公室副秘書長陳哲男涉貪案出現離奇逆轉,全臺譁然;陳致中召妓風波不斷加溫,邱毅對他只告民事、未提刑事告訴不以為然,反告他誣告及妨礙名譽;李敖17歲的兒子李戡“棄臺大選北大”,成為兩岸媒體爭搶的“新聞人物”;台塑旗下“六輕”煉油二廠引發的大火儘管已撲滅,爭議仍在本週持續延燒。

  陳哲男涉貪案離奇逆轉

  7月27日,前陳水扁辦公室副秘書長陳哲男涉貪案出現離奇逆轉,原本一審以貪污罪求刑12年,更一審變為“詐欺罪”僅判7個月;而恰就在幾天前,司法官集體收賄替人減刑的大案震驚臺灣,本案改判的情節與其如出一轍,島內輿情一片譁然。該事備受外界重批之外,也引爆“合議庭”矛盾,更有法官請辭。

  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陳哲男以扁辦副秘書長的身份安排陳水扁出席司法官訓練所結訓典禮,也是以此身份邀宴司法高層,更以此身份獲邀參觀“高院”。現法官卻認定陳行騙的資本是多年積累的人脈,而非靠職務,如何能自圓其説?“法律人的腦袋,小民真的不懂”,法律人的認知與民眾觀感落差太大,難怪司法威信難建立。

  “召妓門”進入新聞後加工

  陳水扁兒子陳致中沉寂多日後終將《壹週刊》和國民黨“立委”邱毅告上法庭,但邱毅對他只告民事、未提刑事告訴不以為然,反告陳致中誣告及妨礙名譽,“召妓門”風波在本週繼續升溫。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0日指出,陳致中召妓新聞曝光一星期來,所有媒體都像找到了營養補品,天天吃、餐餐吃;召妓新聞發展到現在,本質上已經演變成媒體的“新聞後加工”。身為社會的一分子及新聞的消費者,天天被喂食這種令人倒胃口的食物,不能不表示我們的抗議的哀嘆!

  臺灣《中華日報》7月28日直言:陳致中向法院提告,但告的是民事,不是刑事,如果陳致中認為自己沒做過那件“壞事”,卻未對本案關鍵人物“妮可”等進行追究,他提的什麼告?此舉頗令人玩味。

  李敖之子上北大引話題

  李敖17歲的兒子李戡以優異的成績同時考取了臺灣大學和北京大學,但他捨棄臺大選擇北大,成為大陸開放“頂標級”臺生免試申請大陸高校後首批受益者之一,也成為兩岸媒體爭搶的“新聞人物”。

  人民網30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很多媒體報道時稱“李戡棄臺大、選北大”,但其實李戡的選擇有其感情因素,這種提法對臺大多少有點不公平;因為是否要開放大陸學生到臺就讀,還作為議題在臺灣立法機構裏打得不可開交。師資、校風不輸于北大的臺大,面對兩岸優秀學生,是輸在起跑線上了。

  臺灣《旺報》29日指出,民進黨一再阻擋開放陸生法案,是讓臺灣陷入另一個停滯不前的困境。臺灣不僅應該開放大陸學生入學,更應該給予陸生獎助與優惠。善待陸生,不但可以為臺灣未來産業與文化創新廣納人才,也有助兩岸和平發展。

  “六輕”事件突破“火災層面”

  臺灣台塑石化旗下的“六輕”煉油二廠7月25日晚因重油外泄引發爆炸的一場大火,儘管早已撲滅,後續事態卻有愈演愈烈之勢。

 

  臺灣《聯合報》8月1日指出,雲林縣政府對此理當責促台塑調查、改善和理賠,但縣長蘇治芬卻率眾到“行政院”去丟文蛤和死魚,並跪地要求“行政院長”吳敦義出面負責。蘇治芬這一跪,把事件的原貌跪歪了,也把責任政治給跪淺了;這種灑狗血的政治表演,對民眾而言早已退出流行了! 

  臺灣《經濟日報》8月1日指出,六輕火災事件演變至今,已從企業工安意外,擴大至六輕局部停工、大型石化工業園區的工安維護、“地方”與“中央”的稅收與責任對稱性、企業社會責任的無限上綱,以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衝突等層面。六輕不到20天之內的兩把大火燒出了專業困境,臺當局必須正面應對,為整起事件劃出清楚的防火牆及停火線。(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