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陳雲林訪台有三大意義

時間:2011-03-02 10:02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日發表社評指出,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于2月23日至28日率領“2011海協會經貿考察團”赴臺,參訪高雄、嘉義、雲林、臺北等地的港口、工業區,以及臺資與陸資企業,並拜會了星雲大師與雲林科技大學。陳會長一行還在臺北、高雄、嘉義舉辦了三場座談會,內容包括“大陸企業來臺投資”、“兩岸新興産業合作”以及“兩岸農漁業暨中小企業合作”。綜觀此次陳會長率團訪台有以下三大意義:

  第一,促進大陸企業來臺投資:自從2009年6月30日臺當局以正面表列方式開放陸資來臺共投資192項産業以來,截至去年底為止,共有102件大陸企業來臺,投資金額1億3,183萬美元,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陳雲林會長此行帶來許多大陸的企業家,來臺考察投資環境,並且與臺灣主管機關針對大陸企業來臺投資的相關問題進行座談,此行必將使大陸企業來臺投資更加為積極。

  第二,強化兩岸産業合作:過去臺當局“經濟部”推出“兩岸搭橋專案”,已經優先選擇中草藥、太陽光電、航空、通訊、LED照明等15項産業,列為兩岸産業交流合作的項目。同時也積極發展“六大新興産業”,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大陸則是在“十二五規劃”中,將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育種、新醫藥、新材料、電動汽車、資訊産業等列為“七大新興産業”。

  臺灣的六大新興産業,與大陸七大新興産業共同性非常高,陳會長此次行將與臺灣的産官學各界,針對兩岸新興産業合作進行座談,特別是與南部的企業座談,必將使兩岸新興産業的合作更加密切。

  第三,使臺灣農漁産品銷售大陸更加便利:在民進黨執政的8年期間,兩岸直航一直無法實現,在運輸時間與運輸費用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再加上通關手續的繁複與高額的關稅,臺灣銷售至大陸的農漁産品非常有限。

  兩岸直航後,運輸時間與費用的節省,使臺灣農漁産品新鮮度高、賣相好,價格高,若再加上運費與關稅的節省,臺灣農漁産品銷售大陸前景可期,例如,石斑魚賣到大陸的金額,從2007年的2,700萬新台幣增加至2009年的14億新台幣,成長近50倍。陳會長此行也將針對臺灣的農漁、中小企業産品外銷大陸等相關問題進行座談,必然能為臺灣農漁産品銷售大陸提供更便利的措施。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