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馬呂會”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時間:2010-02-03 10:01   來源:台灣網

馬英九與呂秀蓮(網路資料圖)

  呂秀蓮辦公室昨天主動發佈新聞稿指出,明天下午呂秀蓮將與馬英九就“國家”定位、“外交國防”、兩岸關係、財經與內政等大政方針進行“對談”,不過,臺當局“總統府”卻認定,這是一場單純地媒體對領導人的“專訪”,兩造對碰面性質的認知天差地別。雙方光是“對談”或“專訪”性質就有不同主張,馬呂“碰面”擦出什麼樣的火花,令人期待。

  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專論指出,呂秀蓮卸任臺當局副領導人之後創辦《玉山週報》,花了全部的心思在媒體經營上,怎奈碰上金融大海嘯,臺灣媒體經營環境日漸困難,《玉山週報》無可避免地面臨很大的經營壓力;尤其,呂秀蓮從政治人轉瞬間變成媒體人,一下子是立場鮮明的政治人、轉眼間又變成媒體經營者,角色很難分得清楚。

  從呂秀蓮辦公室發佈新聞稿的定位來看,呂秀蓮會晤馬英九定位為“對談”、形式類似“馬呂會”,而且單方面認定這是馬英九就任“總統”之後,首度與卸任“副總統”進行“國政對談”,更把“馬呂會”提升到“朝野政治領袖首次正式對話”。這樣的定位充滿政治意涵,這對已經在野、在綠營政治影響力日漸稀薄的呂秀蓮,有拉抬作用。

  就藍軍而言,馬英九要的朝野對話單單限定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人,也是所謂的“雙英會”,但因民進黨認定馬英九在兩岸議題上毫無對話誠意,依舊加速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雙英會”至今處於胎死腹中狀態。
 
  呂秀蓮把一場“媒體人”的專訪定位為“朝野政治領袖首次正式對話”,除具有拉抬政治行情的味道外,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實質問題是,呂秀蓮借由“專訪”或“對談”炒熱話題,為《玉山週報》增添賣點。

  不過,從“總統府”罕見地主動召開記者會説明呂秀蓮率《玉山週報》高層來訪過程,顯見馬英九早有防範之意,這個充滿政治味的專訪,馬英九給呂秀蓮一次順水人情;加上,馬英九社會聲望低迷,不無透過“另類馬呂會”聚焦話題,要講什麼話?如何回答?主動權在馬英九身上,如果操作順利甚至可順勢推舟向綠營群眾喊話,進而製造朝野和解氣氛,看來馬英九也沒什麼好損失的。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