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必須終止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

時間:2009-12-24 10:22   來源:台灣網

  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社論指出:觀察民進黨對第四次兩會領導人會談及ECFA的抗議活動,益發察覺民進黨大陸政策的空洞虛無與反智愚民。

  社論説,民進黨從未反對大陸對臺灣動輒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的經貿採購,卻只是反對大陸採購團那些“上國代表”在臺灣受本土廠商前呼後擁的場景;這是何等莫名其妙的鴕鳥政策,難道是要大陸用“無名氏”的名義向臺灣採購?民進黨秘書長蘇嘉全又説,陳雲林來臺灣開會則罷,但不要“搞得像太上皇一樣四處趴趴走”;那麼,是否不趴趴走,民進黨就認為陳雲林不是“太上皇”了,也就不反對兩會會談了?

  大家都在問: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四次兩會會談已簽訂的12項協議,包括直航、陸客來臺、司法互助、食品安全、農産品檢疫、漁業勞務合作、標準認證合作等,幾乎從未聽到民進黨説過一句“反對”;難道民進黨真是完全不反對兩會會談的12項協議,而只是反對陳雲林趴趴走?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

  ECFA亦然。例如,ECFA的立即利益是可使臺商在大陸減免6%至9%的關稅,以取得與“東盟加三”國家的平等競爭地位;對此,民進黨何嘗有過一句反對?再者,馬當局已屢稱不會增加農産品進口項目,亦不會引入大陸勞工;但民進黨卻一方面自稱不知ECFA是圓是扁,另一方面又煽動農民反ECFA。有人問:既不知ECFA是圓是扁,為何主張“公投”?民進黨竟説:正因不知是圓是扁,所以要“公投”!請問:民進黨在反對什麼?

  一般民眾未必知道兩會領導人會談及ECFA的內容,這或許是正常現象;但若説蔡英文及民進黨決策階層亦不知這12項協議及ECFA的得失利害如何,則必是自欺欺人、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蔡英文及民進黨操盤者,明知兩會談及ECFA是圓是扁,卻偏偏要將之捏成符合他們自己政治操作的形狀;將陳雲林捏成“太上皇”,將ECFA捏成“傾中賣臺”。這是自欺欺人,這是反智愚民。

  兩岸關係何以走到今日地步?社論認為主要因素有二:一、“臺獨”在兩岸關係中已無路可走;臺灣若要以“中華民國”的地位走下去,兩岸關係只有朝雙贏共生努力。二、全球化及區域經濟組織(如東盟加三)所形成的大局大勢,使臺灣的競爭力受到嚴重考驗,面臨了致命的政經危機。然而,民進黨的政經戰略,卻刻意與這兩大因素背道而馳。

  一、民進黨迄仍主張“一邊一國”的“法理臺獨”;因而其政治領袖的操作概念及其支援者的情感傾向皆在否定“中華民國”。這種“以否定中華民國來愛臺灣”的心態,主導著民進黨的大陸政策;所以,民進黨才會不管是圓是扁也要反對兩會會談與ECFA。二、兩岸關係受到全球化的高度制約;如馬當局所言,兩會領導人會談及ECFA是臺灣建構全球化布建的“第一塊積木”。但民進黨的操作卻是,一方面主張成為“東盟加四”,並與美國等國家或地區簽訂FTA;卻又另一方面反對與大陸簽定ECFA,或主張簽訂ECFA須以可與他國簽或地區訂FTA為前提。由此可見,民進黨已陷於嚴重的自相矛盾之中。

  簽訂ECFA是為了面對全球化,但民進黨若認為ECFA真是洪水猛獸,則即使可與他國或地區簽訂FTA,亦不可與大陸簽ECFA;何況,臺灣若成為“東盟加四”,則恐無可能阻擋東南亞的農産品及勞工輸入,那麼民進黨何不亦反對成為“東盟加四”?可見,民進黨的操作,在骨子裏仍是因為反對“中華民國”,所以才反對兩會會談與ECFA;倘若民進黨是站在全球化的立場上思考,即不致如此操作。試問:民進黨倘將其兩岸政策架設在政治上的“臺灣國”與經濟上的“反全球化”上,如何立足?

  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若是因否定“中華民國”而主張“臺灣國”,則應根本反對直航及大陸天文數字的經貿採購;若是因顧慮弱勢經濟族群的處境,則應根本反對全球化,更應反對成為“東盟加四”。請問:民進黨究竟在反對什麼?

  民進黨應當立即終止自欺欺人、反智愚民的政治操作。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