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能調整兩岸政策嗎?

時間:2009-12-11 08:48   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10日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這一次在縣市長選舉中的表現,最值得關注的是其正式向代表激進“臺獨”路線的陳水扁影響力説再見,為該黨尋求溫和可行的兩岸政策創造可能性。而就目前的國際、兩岸、島內的主客形勢來看,這樣的可能性相當高。

  文章説,陳水扁案爆發後,民進黨的支援者陷入空前的挫折感,都市中産階級、知識分子、年輕族群等向來支援改革的社群,在2008年紛紛棄民進黨而去,當時基本教義派在黨內氣焰高張,要求放棄體制內運作,重回街頭抗爭,強化與大陸對抗。後雖經蔡英文妥協折衝,定調“議會與街頭路線”並重,但仍壓不任黨內深綠排山倒海來的壓力,造成“陳江會”時爆發嚴重警民衝突,血染臺北街頭,民進黨形像重挫,蔡英文則被貼上“暴力小英”的標籤。社會很擔心民進黨從此又回到解嚴前後時期的街頭對抗。

  因為時空背景已經不同,解嚴前後,臺灣經濟發展騰飛,同時沒有像目前這樣複雜的兩岸關係與不利的國際形勢。總的來説,就是臺灣的綜合實力已大不如前,老百姓對於“亂”的承受力是非常脆弱的,藍綠支援者彼此忍耐度也非常低。一旦民進黨暴力化,反制的力量絕不會是和平理性的,臺灣從此動蕩難安。

  是以,當縣市長選舉出現這樣的結果,總的來講是好事一樁,可以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擺脫陳水扁勢力的羈絆,減少“臺獨”基本教派的影響,帶領民進黨重新回到中道,為拿回執政權做準備。

  文章表示,近來不管朝野或是媒體分析均認為,民進黨如果想重新贏得執政權,勢必要務實地面對因大陸崛起的國際新形勢,調整大陸政策。而事實上,當蔡英文選後接受親綠媒體專訪時,表示ECFA不是簽不簽的問題,而是當局防禦機制能不能做的到,以及能不能做好。民進黨對於ECFA的態度已不是微調,而是有可能出現相當大的調整。

  識者無不以為,顯然蔡英文清楚理解到,臺灣一定要與大陸簽ECFA,現在讓國民黨替民進黨擋子彈,既可避免支援者強烈反彈,又可在重返執政時,以臺灣是國際社會的一員,就必須遵守“國際條約”為由,所以ECFA不可廢,立場上得到解套。

  緊接著兩岸關係的重頭戲第四次“陳江會”即將登場,這又是一次考驗民進黨如何處理基本教義派的時候。為了向支援者交待,民進黨中執會決議組成專案小組規劃相關因應策略。結果吳乃仁在這個時候辭掉秘書長,讓外界産生不少聯想,是否會改變民進黨如選前對外宣稱的將動員群眾現場抗爭,不惜流血的基調,值得關注。

  文章最後説,兩岸關係已經完全嵌入並受制于國際情勢的大格局,是誰都無法逆轉這樣的大形勢,只有與時俱進,才能為臺灣人民謀最大幸福。民進黨既然要展現執政的決心,在兩岸政策這一塊不就能再一味的反對,現在就可先從正面向第四次“陳江會”作起。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