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民進黨不要再用ECFA撕裂臺灣

時間:2009-12-03 08:23   來源:台灣網

  10月12日,為讓更多臺灣民眾了解當局推動洽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內涵,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在臺北宣佈ECFA官網即日改版上線,詳細介紹ECFA帶來的經濟利益與因應相關可能衝擊的措施,並新增影音下載專區,讓民眾深入了解兩岸經貿合作。(圖片來源:中新網)

 

  臺灣《聯合報》今天發表社論,呼籲民進黨不要再用ECFA來撕裂臺灣。全文摘如下:
 
  臺灣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撕裂。“國家認同”撕裂、兩岸政策撕裂、社會及族群也撕裂,一路從頭撕裂到腳。難怪連陳水扁在“總統”任內都曾引用美國林肯總統的話説:“一幢分裂的房子是站不住的。”

  多元社會自然有意見的歧異,民主政治也不免有政見的分歧;但若形成徹底的對立與撕裂,社會就會“站不住”。然而,20餘年來,島內的政客們卻始終在撕裂臺灣社會:“正名制憲/中華民國”是撕裂,“臺灣人 /外省人”是撕裂,“愛臺灣/不愛臺灣”、“藍/綠”、“南部/北部”,在在皆是撕裂。現在,又有了新的撕裂手法,為了ECFA,民進黨又將臺灣撕裂成“農業縣市/非農業縣市”及“贊成ECFA/反對ECFA”兩半。

  這次選舉中,民進黨將攻擊ECFA作為主要政見。蔡英文在雲林助選時説:馬當局執政一年多來,沒有做過一件對人民有幫助和有利的事……她説:簽訂ECFA就是讓中國産品零關稅進入臺灣,首當其衝的是農民。

  作為在野黨,固然是以批評執政黨為職守;但蔡英文的話聽來卻令人覺得是反智愚民,失了分寸。像“馬英九沒做過一件好事”之類的説法就太誇張;難道蔡英文認為馬當局開放直航及陸客來臺也是“壞事”?再者,蔡英文只説簽訂ECFA後大陸商品來臺免關稅,卻為何不提臺灣商品銷往大陸也免關稅?且ECFA簽訂後並未開放大陸農産品的新項目來臺,反而在ECFA之外,今後應努力爭取大陸市場成為臺灣農漁産品的重要外銷地。何況,ECFA尚有種種防衛機制。然而,蔡英文及民進黨卻將ECFA的主要政經利益完全隱瞞抹煞,並將之無限上綱至“農業縣市/非農業縣市”的撕裂與對立。把一個利害錯綜複雜的ECFA,簡化成“傾中賣臺”四字。這種手法不是反智愚民是什麼?

  在全球化及區域經濟組織(如東盟加三)勃興的世界潮流中,臺灣的整個政經發展已經面臨興衰續絕的威脅。也就是説,不只是臺灣的農民受到威脅,而是整個臺灣的政經發展一體受到威脅。何況,農業本是弱勢産業,世界各國或地區政府對農業皆有特殊的補助與扶持,有無ECFA皆是如此。但民進黨及蔡英文卻將ECFA這個救治臺灣整體政經發展的對策,扭曲醜化成了只是迫害農業及農民的兇手;這當然是反智愚民,不惜以撕裂臺灣社會來操作選舉。

  民進黨只知反對及扭曲ECFA,卻從未提出任何對策。下個月(不久前還説是明年)東盟加一即告生效,若干臺灣重要産業將因關稅負荷,在大陸市場上面臨立足點不平等的處境;民進黨能補貼這些重要産業的關稅負擔嗎?如果這些重要出口産業失去競爭力,不要説臺灣農業將受衝擊,恐怕整個臺灣的政經發展皆要出現致命性的危機。到時候,還有什麼“農業縣/非農業縣”的差別可言?

  民進黨在政治上最可議的就是這種反智愚民的手法。臺灣走到今日左支右絀的窘迫境地,可謂大半皆因民進黨這種手法所造成。例如:明知“臺獨”是自欺欺人,卻要其支援者相信“臺獨”才是愛臺灣;明知鎖臺將自斃,卻一再錯失臺灣成為亞太平臺的時機;如今,ECFA已經拖到東盟加一、東盟加三即將啟動,民進黨竟然還在“為反對而反對”,但提不出任何替代方案。尤其,民進黨及蔡英文將ECFA這個必須有全局觀點的政策,扭曲成撕裂臺灣社會的政治議題,這更不啻是“趁國之危、刀口舔血”了。

  臺灣的政經發展正面臨致命性的衝擊。不論有無ECFA,“三農問題”皆是重大政經課題,但政治人物要有拯救整個臺灣政經危機的警覺與襟抱,而不是在此時將臺灣撕裂成“農業縣/非農業縣”,甚至誤導農民去仇恨ECFA;民進黨如此反智愚民,只能使農民産生更大的相對剝奪感及對社會的仇怨,卻絕非穩住臺灣整體政經發展,進而穩住農業的方法。

  如果臺灣的主體政經發展出現致命性的危機,覆巢之下,恐怕什麼都沒有了,哪還有農業?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