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視點:反省災難與民進黨的司馬昭之心

時間:2009-08-31 05:44   來源:-- 台灣網

  上周,“八八水災”的救災工作仍在繼續中,災難衍生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走上臺面。臺灣應為災情做出怎樣的反思?年底縣市長選舉是否延後?新流感會是更大的政治泥石流嗎?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達賴赴臺的話題;民進黨此舉無疑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未來會不會影響兩岸關係?會不會對馬英九造成進一步傷害?在在都令人關切。

  臺灣應為風災怎樣反思?
 
  “八八水災”已過去20余日,正如臺媒所説:現在應是反省的時刻了。誰該反省?反省什麼?值得臺灣社會深思。臺灣已經有太多的口水與漫罵,卻少有自我反省與感恩的心;就像阿兵哥所説的:只會罵人的,請閉嘴!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8日社評認為:臺當局與“地方”政府都有檢討之處,但幾乎所有的不滿都擠向了臺當局,這對未來的防災與救災反而會産生不良效應,因為地方政府會對本該屬於它負責的部分依舊鬆懈。最讓人感到不恥的是,民進黨執政縣市竟然在這個時候還拿著政治算盤救災;或許,我們該檢討一下地方政府的責任了。

  針對救災中屢屢發生的“嗆官”現象,臺灣《聯合報》26日評論文章反省説:災民慘遭劇變,悲情無法紓解,官員被嗆是難免的;但“嗆官”文化也不能無限上綱,以髒話來羞辱官員就過當了。官員應對災民有同理心,反過來,災民何嘗不應一樣該有同理心?
 
  針對臺“行政院主計處”24日公佈7月份臺灣失業率為6.07%、失業人數高達66.3萬人,雙雙創下歷史新高。《中央日報》網路報26日社評指出,在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加上“八八水災”與新流感威脅臺灣的時刻,我們誠摯呼籲民眾能共體時艱、朝野能團結一心、兩岸能合作雙贏,使臺灣平安順利渡過2009這苦難的一年;面對災難,臺灣沒有分裂的本錢!
 
  新流感——更大的政治泥石流?
 
  上周,新流感的新聞大有取代水災新聞篇幅的趨勢,臺現任“疾管局局長”郭旭崧估計,在流行高峰期,臺灣將有700萬人感染;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估計死亡人數將達5000至10000人之間。

  臺灣《聯合報》27日社論指出,防治疾疫是一個醫衛專業問題,也是一個政治考驗。臺當局的責任非但在必須充分支應醫衛專業的需求,更應盡可能地維持一個相對安定的社會心理情境。公共職能部門的政治及行政效能,必須要成為醫衛專業的助力;反之,若在疫疾流行期中因溝通不良、決策失當而使人民加重痛苦,那就是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了。
 
  香港中評社29日的分析認為:“八八水災”,國際社會還可以基於人道立場對臺灣伸出援手;若爆發新流感大流行,恐怕國際社會也沒有多大能力向臺灣伸出援手。面對這場更大的政治泥石流,馬英九更應戒慎恐懼,所有小細節都輕忽不得。

  民進黨吃納稅人豆腐嗎?
 
  臺“立法院” 27日三讀通過“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特別條例”,重建預算為1200億元新台幣。對於之前發生的民進黨喊出2000億起跳、並且“無上限”的插曲,臺灣《聯合報》25日評論指出:預算“無上限”這句話真是説來容易,在野黨向災民示好也就罷了,是在吃納稅人的豆腐嗎?

  文章指出,10年前“九二一地震”的災後重建工作,災後結合民間捐款成立的“震災重建基金會”掌握130多億元捐款金額,災後一週年、兩週年的檢討,挖掘出越來越多的弊端。當年的經驗值得借鑒,現在卻又跑出來空喊“預算無上限”口號的在野黨。此時此刻,應藍綠同心重建臺灣,不要以重建之名嘩眾取寵,不要玩政治角力。

  年底縣市長選舉延後?
 
  災後需有長時間重建是不爭的事實,藍綠都有人建議縣市長及鄉鎮市長選舉延後一年至明年底舉行。臺灣《中華日報》25日社論指出,“中選會”目前的態度是選舉如期舉行,但是否會有變數?其影響又如何?確實值得探討。理論上,延後選舉可使災區縣市長拋開選舉壓力,全力投入救災重建,難謂沒有道理。

  社論分析,在政治層面上,藍綠兩黨各有考慮。事實上,從制度面考慮,這次縣市長選舉如果延後一年,與明年直管市選舉合併辦理,就可以達成每兩年選舉一次的目標,不僅使臺灣地區領導人與“立委”等選舉與直管市及縣市長地方選舉錯開,還可以減少選舉次數,大幅減少社會成本與政治動亂。為了臺灣社會的長治久安,延後選舉不失為可以討論的議題。

  民進黨邀達賴:司馬昭之心

  正當全臺上下為了救災如火如荼之際,民進黨籍的南部七縣市首長卻拋出一個燙手山芋——聯名邀請達賴來臺為災民祈福。但這張“達賴牌”剛打出沒兩天,綠縣市長突然轉趨低調,爭相撇清關係;高雄縣長楊秋興甚至緊急邀請島內各宗教門派,要搶在達賴抵臺前趕辦一場祈福法會,一則安撫本土宗教團體,二則與主事的陳菊互別苗頭。

  臺灣《聯合報》28日社論指出,不論達賴是否藉為災民祈福來臺,都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這是一個宗教事件,也是一個政治事件。若謂只是“宗教活動”而無“政治意義”,豈非自欺欺人?民進黨在大災大難當頭邀請達賴來訪,是刀口舔血的政治操作;硬要將被水災及新流感整得焦頭爛額的臺灣再捲入陰晴莫測的政治漩渦之中,是為臺灣祈福?還是添麻煩?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0日社評指出,事實上,民進黨邀請達賴不在乎他是不是地地道道的宗教家,也不在意對災民究竟能不能達到撫慰傷痛、重建心靈的效果,而是著眼于他的特殊身份,想借此挑釁大陸、破壞兩岸關係,使馬英九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從而減輕其縣市長在風災中救災不力的責任。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兩岸領導人不可能因此決裂,廣大災民也未必領情;再説臺灣的藏傳佛教信眾不多,為達賴一人而得罪島內其他宗教團體,畢竟得不償失。因此,民進黨縱能得意一時,終究還是短多長空。(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