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民意裁判藍綠 政治人物上網非誠勿擾

時間:2009-07-27 08:31   來源:台灣網  

  七日視點:主流民意裁判藍綠 政治人物上網非誠勿擾

 

  上周的臺灣政壇,藍綠各有“大事件”:馬英九無懸念當選新一屆國民黨主席、民進黨開鍘“黨母”案“重重拿起、輕輕放下”。兩個毫不相干的事件,卻可以用同一份民調顯示出的臺灣主流民意做出詮釋: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應加強兩岸交往,且採取主動態度,尤其不應回避。

  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

  中國國民黨主席換屆選舉26日投票,同額競選的馬英九當選,將於9月12日就任。儘管這個結果早已無懸念,但它的影響力特別是對兩岸關係將産生何種影響一直備受各界矚目。

  臺灣《遠見》雜誌上週一份民調顯示,58%的臺灣民眾認為馬英九和胡錦濤應該直接見面;64%的民意主張民進黨和中共有必要接觸交流。這份民調同時獲致一項結論: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應加強兩岸交往,且採取主動態度,尤其不應回避。

  臺灣《中華日報》26日社論對此指出,臺灣一直存在“馬胡應有一會”的聲音,馬英九決定兼任國民黨主席後,聲浪升高;這項主流民意清楚地反映出“兩岸交往應更開放”的期待。若將這個數字置於政治光譜更可發現,不滿民進黨保守作為的,絕非只是藍營支援者而已,還有許多無政治傾向者與綠營支援者也在其中。
 
  民進黨“刀下留人”?

  上述民調反映出的臺灣民眾的集體態度,不免對民進黨形成重大衝擊。上周即有個實例:民進黨中央在元老許榮淑、范振宗出席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後,一度傳出將對二人做出開除黨籍的“最嚴厲處分”;但23日的討論卻僅裁定對二人停權3年,被外界形容為“雷聲大雨點小”。

  臺灣《中華日報》23日社論指出,民進黨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老死不和大陸做任何交流。豈知處分許、范停權3年恰似一把雙面刃,對民進黨的傷害尤甚于許、范;這種違背主流民意的作法讓臺灣人民徹底看清楚:民進黨還有什麼可期待的?香港中評社24日的分析文章指出,開除范、許黨籍案意外翻船,除再度嚴厲挑戰蔡英文個人領導權威,也凸顯出民進黨對大陸政策的嚴重分歧已到了臺面化的地步。

  “停權3年”是否代表民進黨“刀下留人”?事情遠非如此簡單。據臺媒報道,民進黨中評會24日決定27日召開臨時會再次處理該案,多位民進黨中評委仍主張將二人除名。但許榮淑“不後悔參加經貿化論壇,下次受邀還會去”的説法,已經對這出鬧劇作出了最好的回答。

  政治人物上網?非誠勿擾!

  上周的臺灣政壇除了兩岸議題,頻現的政治人物與網路的話題也十分熱門。綠營的幾位“天王”沉迷于社交網站噗浪(plurk),向來有話直説的呂秀蓮一番“政治人物每天上網討好網友是不求上進”的評論不僅“踢”到自己人,還遭到了“網軍”的圍剿。
 
  香港中評社22日文章認為,政治人物上網與選民互動原是美事,但過度算計後就不免流於矯情,甚至出現欺瞞網路族群情事。呂秀蓮的評論沒有錯,只是欠缺修飾與包裝,一下子就掉進網路叢林。

  臺灣《聯合晚報》23日社論指出,臺灣政治人物企圖打進網路世界,早被輿論譏諷過“裝年輕”。“裝年輕”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這些老謀深算的政治人物想要跟上潮流,一來心態不對,二來姿態不對。網路世界很無情,虛擬卻不虛偽;政治人物要追趕趨勢,要開拓選票,都算是“天職”,但先要弄清楚網路世界規則。網友的心其實不難懂,簡單説吧:非誠勿擾!(趙靜)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