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日食之日 其實是生態省思日

時間:2009-07-22 09:08   來源:台灣網

  7月22日8時33分,在銀川市上空拍攝的日食。當日,我國境內將出現日全食景觀。(圖片來源:新華社)

   今天,一場壯觀的日全食上演,全食帶橫掃我國中部長江流域,中國成為2132年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東道主國家,自然引發兩岸民眾熱烈關注。臺灣《聯合報》今天的一篇黑白集文章指出,日食的天象變化,使人意識到整個宇宙其實是一個浩瀚的生態體系;日食使人驚嘆天文的神奇,日食亦使人感悟生態的珍貴。
 
  文章摘錄如下:
 
  太陽有如空氣,是人類生命之所寄,但平常習焉而不覺其存在;唯有到了像今天日食之時,太陽始成為世人視聽的焦點。

  今日出現本世紀全食時間最長的日全食,未演先轟動,全球觀看日食的最佳地點涌現人潮,宛如嘉年華,甚至搭起帳篷村來等待奇觀,而蔚然形成所謂的“日食經濟”。人們對天天升起的太陽沒有感覺,但對太陽“不見了”卻興趣很大。

  太陽是最大的能源,在文學上也常是權威的象徵。當這個無可置疑的陽剛權威,在造物者內鍵的程式中,也有被小而陰柔的月亮遮去的時候,不能不令人讚嘆造化的神奇。日食的天象變化,使人意識到整個宇宙其實是一個浩瀚的生態體系。

  尤其在石油能源危機的壓力不斷增加之時,太陽能更儼然已成人類救命圖存的主要寄望所在。近幾年,太陽能研發的力道與油價的劇烈起伏形成鮮明的對比。在世界許多地方,皆可見到民宅屋頂上架設起太陽能板,而太陽能産業也成了股票市場的新寵。人們似乎相信,只要太陽還挂在天上,就表示造物為人類預留了可資開發的無窮生機。

  人們不再用“天狗食日”來解釋日食,而是從天文與生態的角度來認識太陽。日食使人驚嘆天文的神奇,日食亦使人感悟生態的珍貴。日照提供了90%的維生素D,日照供應了所有植物的光合作用,日照也存有豐富的能源等待研發……

  日食之日,其實是生態省思日。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