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高度期許第五屆國共論壇

時間:2009-07-08 09:27   來源:台灣網

 

  2005年4月29日下午3時,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那一次歷史性的握手。(來源:新華網)

 

 

  國共兩黨共同舉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訂於7月11至12日在湖南長沙舉行,主題是“推進、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對此表示,我們高度期許“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希望兩岸透過論壇的舉辦,加強文化這個軟實力(Soft Power)的交流合作,共同弘揚中華文化,開創中華文化的新世紀。

  社評説,“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是根據2005年4月連胡五項共同願景之第5項“成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而成立,至今一共舉辦過4屆,雙方對於兩岸經貿發展願景一共達成29項共同意見,大陸方面一共宣佈58項惠臺措施。這些共同意見有些已經透過兩岸海基、海協兩會協商達成,如兩岸直航與大陸觀光客來臺;有些共同意見則是兩會正在進行協商,如兩岸保險、金融、醫療等業的合作,資訊産業標準化問題的研究及制定、兩岸對臺漁工輸出勞務等問題。由馬英九就任後的兩岸關係發展狀況可知,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功地為兩岸搭起溝通交流的平臺,也為兩岸經貿文化發展描繪願景。

  綜合過去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經驗,對臺灣有以下重要意義:首先,論壇是兩岸溝通交流平臺:兩岸産、官、學者專家,透過論壇交換意見,可以拉進彼此距離,增進彼此了解,建立雙方互信。

  其次,論壇可以促使大陸單方面實施惠臺措施:近幾年來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種事務逐漸增多,包括臺商權益保障,臺胞往來大陸便捷化等等事項,均是大陸單方面可以實施的措施,也是廣大臺灣民眾的期望,透過論壇的舉辦,臺灣可以向大陸反映臺灣民眾的意見,促使大陸實施惠臺政策,這從四次論壇舉辦後大陸推出58項惠臺措施可以得到驗證。

  第三,在大陸方面,論壇是直通中共中央,連戰與胡錦濤在第一屆及第三屆論壇均在北京見面,雙方討論攸關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願景,是最直接、有效與大陸的溝通管道,未來國共平臺要扮演何種角色對臺灣最有利,臺當局應該要充分加以運用。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聚焦于文化議題,議程包括三項議題及一場座談會:第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第二,推進兩岸文化産業合作;第三,拓展兩岸教育交流合作,以及兩岸經貿交流座談會。這些議題非常契合兩岸當前的發展,尤其是21世紀全球在進行“文化”的競爭,文化創意、知識、價值和標準的建制、人民素質以及文化獨特性等,已經成為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核心元素。

  社評指出,中華文化是兩岸共有的珍貴資産,兩岸應擴大並深化文化交流,增進彼此文化了解,發展文化合作新關係,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之上共創中華文化的新紀元。

  綜觀4次國共論壇的舉辦,著實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期待未來臺當局及相關單位全方位考慮“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功能,加以充分運用,納入當局“大陸政策”整體的一環,並配合海基、海協兩會,協商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事務,協助海基會與大陸協商以下海基會所擬定的議題,為臺灣經濟注入動力,為臺灣人民創造利益。特別是兩岸若擴大文化層面的交流合作,除有利於兩岸關係發展、開創兩岸“和平紅利”外,也能透過文化創意産業的合作,開創兩岸的“經濟紅利”,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