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僑胞在新起點上“聚同化異”振興中華

時間:2009-07-03 09:32   來源:台灣網

  胡錦濤總書記去年12月31日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站在歷史的高度,確定新時期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榮景描繪了新的藍圖。胡錦濤總書記説海外僑胞心繫祖國統一大業,是反“獨”促統的重要力量,並予以高度肯定,同時希望海外僑胞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祖國和平統一作出新的貢獻。

  短短半年來,海峽兩岸關係日新月異,和平發展深得人心,成果目不睱接,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的潮流滾滾向前,海外的兩岸僑胞也同時被推到歷史的新起點。面對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來自於兩岸的海外僑團,被謂之為“泛紅”和“泛藍”的陣營,在相互往來或活動的合作參與,倒不如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那樣活躍。對於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步伐節奏似有稍慢之嫌。問題顯而易見,在陳水扁推行“臺獨”,祖國面臨被分裂威脅的高危期,除了“臺獨”份子及其追隨者,海外僑團無論是“泛紅”、“泛藍”,僑界人士無論是舊僑新僑、陸僑臺僑,都必然的産生強烈的民族意識,心繫祖國興亡,也自然而然地聚到一起,同舟共濟。畢竟,民族的根本利益,國家主權和領土不能分割重於一切,必然超越于任何意識形態。居住于海外的僑胞,心中的中國是包括大陸和臺灣的中華大地,包括兩岸同胞在此共同家園生息繁衍的整個中華民族。

  其時,兩岸僑胞同仇敵愾,炮口一致對準“臺獨”團夥及其分裂活動。秉民族大義,擱置意識形態差異之爭議,把維護祖國不被分裂為第一要務。筆者認為,反“臺獨”的過程,不僅促使國共的第三次合作,也促成海外“泛紅”、“泛藍”僑團的大團結大合作。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努力,反對“臺獨”、遏制“臺獨”,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創造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利條件,也營造外部大環境的良好氛圍。但無可否認,固有的歷史遺留問題依然存在,在“臺獨”大敵當前,暫時擱置的意識形態爭議沒有消失。主要矛盾解決後,次要矛盾又漸于呈現。新形勢的發展和新局面的形成,也必然會産生這樣那樣的新問題。

編輯:王賽賽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