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隻銀鷹一飛沖天 海峽之間再無楚河漢界

時間:2008-07-04 10:40   來源:台灣網

 

從北京飛往臺北的CA185次航班於今日上午8時30分許在首都機場專機停機坪起飛,這是北京第一批兩岸週末包機航班,同時也是北京航點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首發團航班。 

  海峽上空今天上午將會出現“稀客”,大陸方面首班兩岸直航包機將於今日上午八時從南京國際機場起飛,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將赴寧主持首飛儀式,東航航班將載著首批一百七十多名乘客直飛臺北松山機場。

  此外,南方航空也將有首班直航包機于上午六時三十分自廣州花都機場起飛,爭取成為“第一班”首航包機。

  香港《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直航包機的正式恢復,是兩岸海協、海基兩會上月協商的重大成果,在兩岸關係中名副其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里程碑意義一方面體現在兩岸民眾今後往來將更為便捷,同時在兩岸社會更將會進一步營造圓融、祥和的氣氛。過去同樣是那一條海峽,兩岸民航飛機卻如楚河漢界,互不能直接越雷池半步;在“臺獨”勢力陳水扁活動最猖獗的日子,海峽上空隨時可能出現的不是民航機而是戰鬥機的蹤影,戰雲遮住祥雲,叫人心情緊張、難過。

  今天,這段艱難、險惡的日子終於過去,大批兩岸民眾將高高興興地登上直航包機,雖然航道因技術問題尚要繞一點小彎,但航程已大為縮短,連“朝發夕至”也嫌慢,早上出門,中午過後已經可以在臺北“鼎泰豐”吃小籠包或者到街頭吃蚵仔面了。

  社論認為,直航包機的恢復,對兩岸今後各方面的進一步合作交流,無疑將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就在復航前夕,內地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哲嗣梅葆玖剛好赴臺演出,掀起了一陣京劇熱潮,馬英九、連戰、王金平、郝柏村都來觀劇或宴請,熱鬧非常。而過去,內地京劇團要赴臺演出,必須先來香港再轉機,一團五、六十人抵港就要立即到臺灣在港的代表機構去辦“入臺證”,還有大批布景、道具、行頭、服裝需要轉機搬運,過程苦不堪言。如今有了直航,人員不必轉機,服裝布景不用搬上搬落,皮費也大為縮減,未來兩岸京劇及其他文化藝術交流演出會更加頻密,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此外,在陳水扁“臺獨”當道的十年間,實行“去中國化”,獨尊“歌仔戲”,原稱國劇的京劇幾乎被禁演,劇團被解散,不少老戲迷為之唏噓再三。如今阿扁倒臺、直航恢復,一些老戲迷對梅葆玖説,今後大陸有好戲上演,一定要通知我們,我們坐直航機去看戲,吃過午飯出門還來得及!

   兩岸直航恢復,對臺灣旅遊、酒店、零售、餐飲業界將會帶來不少生意,有助臺灣復蘇旅業、振興經濟。為此,不少臺灣商店月來已經對員工加緊人民幣換算以及語言應對方面的訓練。由於兩岸社會發展不同,以至在語言和習慣上出現不少歧異,“中國人講中國話”,大家未必都能聽得懂,以至産生誤解,這大可視作兩岸直航中的一些有趣插曲,只要“一來二往”,聽多了自然就會明白。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