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地雷斬斷金門財路 民眾對臺軍不滿

時間:2007-09-20 15:08   來源:世界新聞報

 
  由於金門島曾被臺當局作為“最前線”,因此時至今日,島上還有153處雷區,至少有7萬顆地雷尚未清除。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陸軍排雷大隊日前派出了68名排雷手到金門排雷,預計到2010年將島上地雷全部清除。那麼,這些地雷當年是怎麼埋下的,為何至今沒有被清除呢?

 

9月6日,臺軍方排雷小組在金門起出3枚廢地雷

  家家門前有地雷 確切位置搞不清

  臺灣民眾都知道,地雷是金門的“土特産”,很多商人甚至用地雷來命名商品。金門有一種特色糕點就叫“地雷餅”,大凡去過金門的人,都會買上幾袋。金門地雷的歷史要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那時,臺軍以戰備為由,將一顆顆地雷埋在金門,這個所謂的“復興基地”就和雷區畫上了等號。

  從地理位置上看,金門島北、西、南三面被中國大陸包圍。因此,除了給自己船隊補給的料羅港、新頭一帶外,臺軍從東岸沿逆時針方向,把雷區一直延伸到南岸,猶如包粽子一般。尤其是臺軍自認為解放軍最可能登陸的金寧鄉,海岸線80%是佈雷區,地雷多到“步步驚魂”的程度。前些年,有清潔隊員和臺軍士兵在沙灘撿垃圾,撿到的竟然是一顆顆地雷。

  早年,外界追問金門到底有多少地雷,臺軍每次的標準答案都是“國防機密,無可奉告”。直到前不久臺軍“金門防衛部司令”顏忠實披露,金門估計有10萬顆地雷,外界才了解一個大概。

  日前,《中國時報》報道,經過幾年的排除,金門目前至少還有7萬顆地雷。據悉,金門地雷多數為二戰時期美軍産品,具有鋪設容易、拆除困難的特點,且幾乎全部超過使用期限。過去軍方有佈雷圖,清楚標出範圍與數量,但因部隊移防頻繁、交接不清,再加上潮汐、海岸線的變化,今日地雷確切在哪,誰也搞不清楚。臺軍只稱,“海岸有駐軍的地方就有雷區”。

  三天兩頭炸死人 財團不敢去投資

  這些地雷不爆炸還好,關鍵是經常“發威”,殃及島上居民。當地漁民採集扇貝,一不留神就會踩上地雷,每次外出作業都擔心“有去無回”。

  金門這些地雷花樣多且威力大。為了防人,有人員殺傷雷;為了防戰車,更有威力足以炸翻一輛坦克的反坦克雷。2002年3月,金門縣一個防風林發生大火,火勢蔓延至海岸雷區,引爆十余枚各式地雷。較小的“人員殺傷雷”震起滾滾煙塵,用來對付戰車的大型“戰防雷”則出現沖天蘑菇雲,就像核爆炸一樣。

  無獨有偶。去年9月,有人燒荒導致地雷爆炸,巨響幾乎傳遍全島,數百米外的民宅玻璃都被震破。附近居民都嚇壞了,還誤以為兩岸開戰了,攜家帶口倉皇逃難。這是該地5年來第二次雷爆事故。早年,這一海岸曾發生雷堆大爆炸,5名臺軍士兵被炸得粉身碎骨。

  金門地雷不僅炸百姓,連排雷專家也“照炸不誤”。2005年4月,金門一家自來水廠施工,承包商請來13名辛巴威排雷專家。沒想到,剛開始作業就觸發一枚地雷,引發將近30枚地雷連環爆炸,兩名專家當場炸死,血肉模糊。其他幾名專家嚇得臉色都變了,立馬打道回府。

  金門處處是地雷,不僅殃及百姓生命,還嚴重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由於是海島,金門不少百姓都靠下海採拾海蚵、貝類謀生,結果常常踩中地雷,搭上性命,很多人再也不敢下海。前些年,不少臺灣和國際財團都看好金門觀光潛力,但實地勘察環境,發現海岸遍佈地雷,都紛紛打了退堂鼓。

  軍方拆雷心疼錢 金門民眾罵聲多

  地雷埋下半個世紀,危害性早就暴露出來,可為什麼至今仍沒排除乾淨呢?這主要是因臺灣軍方不願費力氣,同時只要地雷還在,臺“立法院”就要為此給軍方編列一大筆預算。

  過去金門實行“戰地政務”,由軍方管理地方事務,民間反雷的聲音被強力壓制了。此間,發生多起地雷爆炸事故,民眾儘管生活無奈,卻也只能默默承受。

  直到1992年“戰地政務”終止,隨著民選縣長、成立縣議會持續進行,金門民眾發出了要求排雷、拒絕與雷區為鄰的聲音。為回應排雷要求,臺軍磨蹭到1998年才同意處理“無戰術運用價值”雷區,首先選定在金寧鄉附近6個雷堆進行先期排雷工作。

  當年5月,臺軍挖除各式地雷數千枚,同年7月,再挖除4000余枚地雷。時間長了,軍方感到消耗太多人力經費,便應允地方政府聘請廠商排雷。但由於地方政府拿不到軍方相關佈雷資料,拆雷工作進展十分緩慢,最後以至於停滯不前。後來,臺軍方與金門縣政府採取折衷方案,約定地方有重大建設,經過共同勘察後,才派兵排雷。

  2005年初,臺灣藍營“立委”聯手提出“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草案”,要求臺“國防部”在12年內完全清除銷毀所有地雷。但軍方卻私下作梗,讓民進黨“立委”們在“立法院”聯手阻擋該條例草案。島內民眾對此多有怨言,地方官員更是罵軍方“只管佈雷,不管拆雷,想拍拍屁股就跑。”直到2006年3月,該條例接納了部分臺灣軍方意見,才得以在“立法院”闖關成功。該條例要求,7年內必須移除金門所有“殺傷性地雷”。

  據報道,該條令頒布後,臺軍制定了排雷規劃。按規劃,臺軍分兩階段排除分佈在總面積達343萬平方米的7萬餘枚地雷。第一階段自2007年到2009年,採取“自力排雷”與“委託排雷”並行,預計清除70處雷區,面積136萬平方米;第二階段,則是到2010年全部排除剩餘地雷,預計總共清除83處雷區,面積達207萬平方米。

  臺軍排雷敷衍了事 報廢地雷隨地亂扔

  今年初,臺軍各工兵群和工兵學校擴大招募人才。截至目前,已培訓出68名合格排雷手,預計在今年底完成培訓22名領導層、6名管理層的排雷幹部。今年4月1日,臺軍還專門成立了排雷大隊。據稱,該大隊目前已清除面積近3.5萬平米的雷區,共計排除各類地雷1753枚。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臺軍看似在轟轟烈烈排雷,實際上都是在搞“花架子”。對此,金門地方政府和當地民眾都心知肚明。金寧鄉的民眾對記者説:“每年都在跟我們鄉親講要編列排雷預算,實際上根本沒看到在作業……地雷範圍不但沒縮小,反而一直在擴大。”金門縣長李柱峰對軍方也很不滿意,多次對“立委”發牢騷,還曾專門開記者會向中外媒體痛斥“中央”和臺軍方,最後只好到國際上募款排雷。

  另據披露,臺軍非但排雷不積極,就是強打精神去排了,也是敷衍了事,留下很多“後遺症”。2005年8月,“立委”黃偉哲就爆料,金門廢棄的地雷處理方式嚴重失當。不但引爆器沒拆除就隨便放置,甚至沒人在現場管理,報廢地雷可以輕易被偷走。(特約記者 于洋)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