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亞洲週刊》:臺高官低水準表現:“我會生孩子”與音容“苑”在

時間:2006-03-22 13:56   來源: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上臺後提倡“實事內閣”,不唱高調、不喊口號,讓外界有耳目一新之感,但幾位“內閣閣員”言行表現令人搖頭,對力求完美形象的蘇內閣造成相當衝擊。

  蘇貞昌“內閣部會”首長們9日首度出席“立法院”接受質詢,他們的“處女秀”表現“一鳴驚人”,不少部長好賣弄,搬出哲學理論,與“立委”對話高來高去,卻將思想派別張冠李戴,暴露出新領導階層素質低下。

  曾擔任陳水扁“化粧師”的“外交部長”黃志芳已遭點名是此次“內閣”改組的敗筆,日前他在“立法院”初試啼聲著實印證了外界早先的批評。陳水扁掀起“終統”爭議,黃志芳負責善後,只是從來沒有“國會”答詢經驗的他,面對磨刀霍霍的泛藍“立委”,顯得有些生澀,在國民黨“立委”蔣孝嚴逼問“國統會”是否存在之下,黃志芳推説研究“存在”還是“不存在”,恐怕要去問德國研究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康得,他説過“我思故我在”。結果當天下午被親民黨留法的“立委”張顯耀指出,研究存在主義的並不是康得,而是沙特,“我思故我在”是法國哲學家笛卡兒講的,讓“外交部長”成為笑柄。

  “交通部”最近事況連連,不只“國道”電子收費系統(ETC)弊案愈滾愈大,臺鐵嚴重車禍造成5名鐵路工人喪命,讓接任“部長”尚未進入狀態的郭瑤琪一個頭兩個大。2月9日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面對“立委”追逼提供ETC甄審數據,郭瑤琪幾乎招架不住,脫口而出“我會生孩子,不會生數據”,在場“立委”一陣錯愕。

  郭瑤琪是蘇“內閣”中極具代表性的扁係人馬,從陳水扁擔任臺北市長任內即受到拔擢,扁兩次參選“總統”,她都賣力輔選,全臺走透透宣揚扁的政績。她過去曾説過“總統(陳水扁)、行政院長(遊錫堃)洪福齊天”的“名言”,這次的“生資料説”,再度寫下另一個“郭氏語錄”。不過,郭瑤琪的官運未必“洪福齊天”,外傳蘇貞昌對她上任後的表現相當不滿意,已將她“留任察看”。

  這次“內閣”改組財經兩長呂桔誠、黃營杉都是新手上路,媒體皆稱他們獲拔擢的原因是“本土意識較濃”,尤其黃在臺煙公司任內,帶動這家百年老店轉型,將臺灣啤酒重塑形象,在臺銷路超越青島啤酒,黃私下常以“打敗共匪”沾沾自喜。

  當年宗才怡只做了48天“經濟部長”即自動請辭,黃營杉自詡為管理長才,今年2月接任“部長”首日,即放言要為企業前進大陸,做風險管理,而且要管到“要害”,引起不少議論,在野黨甚至以“他是蘇內閣裏的宗才怡第二”來揶揄,認為這位“管理大師”可能會在政治叢林中四處碰壁。

  學界出身的黃營杉如此精準地揣摩上意,泛藍“立委”早就撂話不會讓他好過。“立委”質疑“經濟部”如何抑制島內物價水準,黃一方面搬出經濟學原理,指“政府無法完全乾預”﹔另一方面,對於臺灣對大陸投資總額高達71%,又宣示“一年內要把登陸比重降低十個百分點”,既説要尊重市場機制,又要政治干預,抑制資金流向大陸,前言不對後語,自相矛盾,讓人分不清他的經濟學邏輯。

  黃營杉的錯謬並不在於他對經濟學的無知,而是他連“經濟部”的角色定位都搞不清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瞿海源指出,“經濟部”的存在目的就是要推動臺灣經濟發展,並不是要扮演“管理”角色,“如果經濟部要管理兩岸經貿,乾脆劃歸陸委會算了。”

  “內閣閣員”頻頻脫線演出,像傳染病一樣在“內閣”蔓延。“教育部長”杜正勝最近為教科書文言文比率問題杠上知名詩人余光中。余光中則在其新書發表會上呼籲“教育部”多讀書,不要讓送給大教授的輓聯上出現“沈府謙”及“音容苑在”等笑話。

  鬧笑話的正是批評余光中頭腦轉不過來的杜正勝。杜元月間致贈挽額給已故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沈謙,此事在臺灣稀疏平常,很多大官署名的輓聯只是公關性質。當天在公祭現場,靈堂高懸杜正勝挽額,上款是“沈府謙千古”,“沈府”似乎是“沈公”之誤﹔中間四個大字是“音容苑在”。“音容苑在”的“苑”字自是“宛”字之誤。不少前往弔唁的學界人士紛紛搖頭嘆息。有人認為,贈輓聯也出醜,要搶救國文,或許應該從“教育部”做起。

  “外長”沒搞懂政治哲學,“經濟部長”沒搞懂經濟理論,“教育部長”錯字連篇,臺灣官員離譜的表現已經貽笑國際。

  一位卸任部長指出,民進黨是街頭起家的革命政黨,沒有培養“治國人才”,在2000年尚未做好準備就執政,執政後又未能很快整合專業團隊,陳水扁就急著把身邊原來只受過地方事務訓練的愛將送上臺面,結果自然因為歷練不足而出洋相。

  丁守中表示,過去國民黨時代的政務官多沉穩持重,舉止言談有度,具備一定的人格風範,有使命感。民進黨上臺後,視文官為前朝舊官僚,不願重用,“內閣閣員”幾乎全由陳水扁一手操控,有很多不但缺乏學識、歷練和才具,言行也很粗鄙。前“外交部長”、現任“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曾因新加坡向北京靠攏大罵“沒有LP(閩南語,指睪丸)”,同時批評新加坡不過是“鼻屎大”國家,沒啥了不起。陳唐山的“國罵”,導致臺新關係降到冰點。

  丁守中指出,民進黨“政府”用人,只問“政治正確、綠色忠貞、酬庸”。民進黨執政快6年,前後幾位“外交部長”都非科班出身,沒有一位曾在所謂“邦交國家”做過能參與正式“外交團”的館長。有一次國民黨“立委”林鬱方質詢當時的“外長”“一名優秀的外交官應具備什麼特質”﹖那位目前已離職的“外長”當場愣在臺上,一句話也答不出來。林鬱方感慨指出,“這種外行的外交部長如何領導外交部”﹖

  民進黨內充斥外行領導內行,人才被當成奴才,奴才被當成人才的現象。黃志芳曾經是中低階職業“外交官”,沒多長的年資就被調進“總統府”,短時間內跳升“外交部長”,陞官速度驚人,與其同期同事都還只是“副司長”層級。官升得太快很可能揠苗助長。由於缺乏國際視野,黃今年春節安排了一場“紅包鬧劇”。“外交部”在春宴上請外國使節排排站,等候領陳水扁的紅包。丁守中直斥﹕“荒唐﹗又不是晉見教宗。”他説很多“駐外使節”私下猛搖頭。

  林鬱方認為,臺灣的政務官“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在民進黨意識形態挂帥跟財團掛鉤的政策下,所有官員都難有作為。他透露,去年“三合一”選舉前,當時“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親口向“立法院長”王金平和他承諾,選後將開放八寸晶圓(晶片)廠赴大陸投資,但民進黨敗選後承諾即告跳票,“這不是意識形態作祟嗎﹖”

  林鬱方指出,陳水扁已在每個“部會”首長頭上套上“緊縮兩岸”、“籠絡財團”的緊箍咒,“任何人做‘財政部長’都管不了銀行﹔任何人當‘交通部長’都無法改變陳水扁要幫殷琪(高鐵董事長)的事實,誰當部長都一樣”。

  (來源:香港《亞洲週刊》;作者:童清峰)

                                編輯:海航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