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拋“十年政綱”居心何在?

時間:2010-03-16 14:38   來源:台灣網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雖然目前正在被黨內“五都”選舉提名糾爭弄得焦頭爛額,只得頻頻撲火,但卻有閒心去邀請前朝政務官到中央黨部討論將提交於今年八月舉行的“全代會”審議表決的“十年政綱”草案。

  

  澳門《新華澳報》今日刊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指出,蔡英文把“十年政綱”看得比喻為2012年“總統”選舉前哨戰的“五都”選舉更重要,因而必須集中精力推動研擬,不受黨內各種糾爭干擾。這就使人強烈地感覺到,蔡英文是要把制訂“十年政綱”視同當年民進黨制訂“臺灣前途決議文”的“戰略武器”,為自己參選“總統”打造理論武器。當然,也具有為自己爭取連任民進黨主席“論述造勢”的效能。

  

  全文摘要如下:

  

  民進黨既然制定了“臺獨黨綱”,並在長期以來追求“臺獨”,主張依照臺灣“主權”現實建立“臺灣共和國”,並制訂“新憲法”,但現在卻又要競選並希望能當選臺灣的“總統”,這本身就充滿了矛盾,難以自圓其説。為此,民進黨專門召開“全代會”,通過了“臺灣前途決議文”,為“臺獨黨綱”解套,轉為聲稱民進黨承認臺灣已是所謂“獨立主權國家”的地位,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須經由臺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換句話説,“決議文”已承認臺灣是“獨立國家”,不再追求建立“臺灣共和國”。這是民進黨在“臺獨黨綱”沒有出路的形勢下被迫對黨的“臺獨”主張所作的一次最大的策略性轉變。這就為陳水扁要競選“總統”,解除了“臺獨黨綱”的束縛。

  

  民進黨由於在理論上有“臺獨黨綱”,在組織糾集了不少“臺獨”分子骨幹成為其重要成員,在行為上經常進行“臺獨”分裂活動,而當時臺灣民眾中反對“臺獨”的人仍佔較大比例,這對其要爭取多數選民的支援,贏得“總統”選戰的勝利,甚為不利。而其推出“臺灣前途決議文”,就是要欺騙部份選民,掩飾自己“臺獨”真面目的煙幕。陳水扁在被民進黨確定為“總統”參選人後,即根據“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理論基礎,提出“新中間路線”的論述,果然是騙倒了既對國民黨不滿意,又不放心民進黨的選民,再加上國民黨發生連戰、宋楚瑜分裂參選,分薄泛藍選票,讓其“漁翁得利”當選“總統”。

  對比此歷史經驗,蔡英文的“十年政綱”,可説是“臺灣前途決議文”的翻版或是舊形式新應用。其要推出“十年政綱”的政治背景,可説是主要有如下幾點:

  一、陳水扁于2000年奪得“總統”選戰後,迅即暴露了民進黨“只會選舉,不懂治理”的弊端。由於民進黨長期在野,缺乏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再加上民進黨人多是草莽英雄,即使是坐上了政務官的位置也是行政管理一片混亂,經濟、治安等領域問題叢生,把一個本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寶島臺灣弄得烏煙瘴氣,被周邊國家和地區遠遠拋在後頭。蔡英文要率領民進黨再次奪回政權,就必須洗涮“治理無能”的形像。這個“十年政綱”,就是要實現這個意圖的政治宣言。因此,近日她邀請到民進黨中央參與商討“十年政綱”的前朝政務官,多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有一點兒作為,民眾反感度較低者。

  二、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曾傳承其重視論述的傳統,先後陸續推出幾個“決議文”。但在“新潮流係”成員陸續被迫或主動離開中央黨部之後,就再也沒有推出任何論述,使到擅長于論述的民進黨變成了論述貧瘠的政黨。因此有人説,民進黨之所以在2008年丟失政權,陳水扁貪腐案爆發及“不懂治理”固然是主要原因,但沒有及時推出新論述,無法與時俱進,因而難以吸引和維繫住選民,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三、近日民進黨內各路英雄為“五都”選舉爭個不亦樂乎,使民眾頓生民進黨只是一群爭權奪利,並沒有治理理念的烏合之眾,參選只是為了個人的名利功祿,而不是為了治理地方及服務民眾。而蔡英文要推出“十年政綱”,就是要修補這個不良形象。當然,也是要轉移視線,並要形塑自己才是民進黨中最不重視個人名利,卻最關心政策導向及民眾福祉的人,希望能在民進黨主席爭奪戰以至是黨內“總統”初選中,壓倒功利私心極重的蘇貞昌、遊錫堃、謝長廷等人的最好形象武器,有利於自己從糾爭中順利脫穎而出。

  然而,“十年政綱”是否一紙好看不能吃的“紙上畫餅”理論空文,蔡英文推出“十年政綱”能否抵擋“天王”們的草莽行為,仍須待觀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