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兩岸和平統一有利美國

時間:2002-07-17 14:25   來源:

  迄今為止,美國都是認為中國統一只有大陸向臺灣動武一途。沒有想過兩岸能通過和平談判解決分歧的美國官員,並沒為這種可能性做過任何準備。由于擔心兩岸的敵意引發戰爭,美國領袖長期都在口頭上鼓勵兩岸對話,聲稱只要過程和平,華府不會阻止任何結果。但兩岸情況已在慢慢出現根本的變化,臺商投資大陸不斷升溫顯示臺灣可能與大陸達成某種形式的統一,不會立即,但也不一定很遙遠。當臺灣、大陸及日本對這種根本變化作出調整,對華府將意味著東亞在政治、經濟及戰略方面出現了一個全新形勢。

  兩岸經濟融合促統一

  臺灣過去十年的改變十分劇烈而矛盾,政治上強調獨立,經濟上卻與大陸融合。現在臺商對大陸的投資不斷升高已成最明顯證據,顯示兩岸不必戰爭也有可能實現融合和統一。據臺灣經濟部統計,臺灣逾四分三公司已在大陸設立逾五萬間企業,投資金額逾六百億美元。隨著臺商不斷擴大大陸投資,他們勢要求臺灣政府放寬金融管制,實行三通,甚至接受大陸開出的統一條件。

  但臺灣不讚成統一的因素也在加劇。經過十年的政治社會轉變,一些臺灣民眾逐漸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強調臺灣主體身份的歷史及地理等課程也在校園廣泛推行。曾被兩岸認同的“一個中國”原則在臺灣愈益遭到質疑。臺灣陷入政治抑或經濟優先的矛盾中。

  另外,北京始終不放棄武力的底線。倘若臺灣宣布獨立,北京方面很可能會作出武力的選擇。誠然,避免與中國發生戰爭仍是美國現在基本的戰略,然而臺灣在統一和獨立問題上的取向對美國在亞洲的戰略部署哪一種更有利?

  美莽阻統一將遭國際譴責

  雖然美國並不希望中國過早的統一,但和平統一對美國也有一個莫大的好處:消除此一戰爭爆發點將大幅減少中美摩擦及意外衝突的危險。如臺灣選擇與大陸統一,美國幾乎沒有可行的方法阻止。若臺灣人願意跟大陸通過談判建立一種互利的合作聯盟,臺北便將不再需要大量購武,美國也會逐步失去影響力。如民意支持統一,臺灣的民選政客也將順應民意。華府如果反對,將導致臺灣民眾的憎恨。

  雖然兩岸統一並不是立即或必然,但美國必須以不同于過去五十年對臺灣未來的判斷來思考臺灣的前途。華府必須考慮臺灣與大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檢視這種結果對美國利益的影響。如華府以不符本國利益或臺灣一定不是出于自願作為前提假設,去阻止和平統一,美國將立即面對戰爭的危險,並會被國際譴責。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