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佈局受期待 民進黨陳水扁切割兩難

時間:2009-09-10 10:38   來源:台灣網

  馬英九主政後首次總辭改組的新“內閣”今日就任;明天,扁案首波四案一審宣判。今天是國民黨的新開始,明天是民進黨的新抉擇。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表示,一年前的5月20日,在“馬上就會好”的氛圍中贏得“總統大選”的國民黨,面對眼前這個東扶西倒、捉襟見肘的局面,內心應是慚愧惶恐、百感交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竟是如此刻骨銘心。

  島內民眾已經慣見“內閣”改組,亦知“內閣”改組未必就能創造新生。馬當局必須超越“88水災”來省思造成劉“內閣”總辭的原因,才能找到未來的正確方向。

  馬當局迄今仍陷於陳水扁所製造的政治廢墟,及金融海嘯與水災所造成的社經災難之中;修補療傷的工作給社會留下的印象只是東挖西補、收拾殘局而已,馬當局必須重振形象,並提出整合全局的大號召。必須要有“團隊”表現。馬吳體制若欲新生更始,凡此皆須改革維新。

  明天扁案宣判更是民進黨新生更始的契機,尤不待贅言。民進黨維新自救有兩大課題:一、與陳水扁切割;二、重建兩岸論述。又因“扁獨合體”,所以這兩個課題其實已是一體兩面。

  民進黨一直以“程式正義”聲援陳水扁,明天則將面對法院對犯罪課刑“實質正義”的判決。連陳水扁自己也認為會被處重刑,民進黨應不會愚至不承認法院的宣判,那將使民進黨更不可能與扁切割;反之,倘若民進黨“尊重司法”,則勢須重新交代黨與扁的關係,“廉能會”也必須作出“一審有罪就除名”的處分。倘係如此,則“陳水扁已與民進黨無關聯”的形式條件即已成立;黨中央能否運用此一時機,與扁作出比較明確的切割,即是決定民進黨未來命運的關鍵一舉。

  民進黨中執會決議,倘若陳水扁在一審宣判後未能開釋,將發動街頭抗爭;這已使民進黨不可能與扁切割。不開釋,民進黨為扁抗爭;開釋,則扁趴趴走,挾持民進黨。民進黨勢將無法走出“扁獨合體”的困境。

  兩岸政策是民進黨的生死門。陳菊那種“為世運向北京示好/邀訪達賴向北京挑釁/放映熱比婭紀錄片”的手法,或許有助抬高她自己的民粹行情,卻已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造成了重大創傷。陳水扁因玩弄兩岸政策而仆倒,而陳菊又因玩弄兩岸政策而竄起!這難道是民進黨的基因?難道是民進黨的宿命?

  文章最後感慨,今天與明天,也是對臺灣全局進行省思的難得時會。馬當局新“內閣”上臺備受關注,褒貶不一;扁案喧騰三年,迄今仍有不少人大聲主張“挺扁救臺”。何謂公平?何謂正義?今天臺灣的是非黑白已完全操縱在電視名嘴的手中,或決定在電視新聞任意剪接的幾句sound bite之上。這樣的社會能否為執政者找到正確的方向?能否為反對黨找到正確的方向?今天與明天,請給臺灣一個新的開始吧!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