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時報》:不敢棄鬼

時間:2006-07-21 11:07   來源:

  秦維(音)對一部賣座的美國鬼片嗤之以鼻。“我看過《捉鬼敢死隊》,但事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這位曾寫過多部有關鬼的書籍的作者說,“鬼沒那麼容易除掉。這部電影只是在搞笑。”

     在臺灣,人們很少拿鬼來開玩笑。“鬼”存在于電視、日常交談、寺廟以及人的潛意識深處。不久前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臺北87%的大學生信鬼。“鬼”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中國商朝。自1949年臺灣與大陸分離後,鬼文化傳統得以在臺灣延續,並吸引了許多學者前去研究。

     不過,在大陸,許多有關冥世的信仰因為被斥為迷信而日漸式微。住在北京的28歲的網站設計人王申(音)說:“我不信鬼神。不過,這可能也有消極的一面,現在的人沒以前善良,因為以前的人怕做壞事得到報應。”

     據說,鬼不僅侵襲人的靈魂,甚至可能威脅臺灣的軍事安全。鬼神專家稱,一些臺灣士兵認為軍中某些車輛、武器和軍旗(尤其是那些在交戰中傷亡慘重的部隊的旗幟)有鬼附身。

     提心吊膽的不只是軍隊里的士兵。一些人坦承為盡量避免遭惡鬼攻擊,他們不得不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為。這尤其表現在俗稱“鬼月”的農歷七月,此時正值陰間之門大開之際。活人要給死人燒紙錢,婚期、就醫乃至遊泳統統推遲,免得生人觸到霉運。有鑒于此,一些結婚禮堂在“鬼月”推出降價15%的優惠措施。18歲的中學生陳君傑(音)說,他住的房間一年到頭都門窗緊閉,這樣鬼怪就不能窺視他。

     人類學家認為,在中國千奇百怪的鬼神世界中,神受到尊崇,先人受到尊崇或撫慰,而生人竭力討好或躲避的是鬼。

     社會學家稱,由于教育水平提高和技術的廣泛應用,臺灣的某些傳統信仰有所減弱,不過鬼神世界一直頑強地抵擋全球化和MTV的侵蝕。局外人有時很難理解許多中國人極端現實的一面與近乎浪漫的鬼神世界竟然能共存。(作者馬克·馬格尼爾,汪析譯)

                                編輯:海航

編輯:system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