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廷拋“憲法共識”激起島內千層浪

時間:2011-01-12 08: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8年曾稱要“退出政壇”的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近來頻頻亮相。1月10日的記者會上,他放出新言論,主張臺各界應尋求“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作為臺灣與大陸互動協商的原則和基礎。

  一石激起島內千層浪。有人認為他在玩文字遊戲,有人斷定他有真實想法;有人罵他傾藍,有人定調他“急獨”;有人説他著眼兩岸關係,有人認定他瞄準島內“大選”。謝長廷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麼藥?

  綠營內部也反彈

  島內五市選舉之後,2012年“大選”就在眼前了。民進黨要奪取政權,大陸政策的調整是其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民進黨籍“立委”陳亭妃近日表示,現在兩岸簽署了這麼多協議,民進黨也應該在兩岸議題上“適時表態”。這或許代表了民進黨內部的普遍焦慮。

  分析認為,謝長廷在民進黨內算是溫和派,對兩岸議題向來有自己的邏輯與看法。在“九二共識”存在與否成為藍綠2012年攻防焦點的情況下,謝長廷的最新表態有搶奪蔡英文兩岸政策論述權的嫌疑。

  但謝的論述在綠營內部就引起了反彈。獨派大佬林濁水批駁説,“憲法”主要用於臺灣內部的政治法律秩序,“九二共識”主要用於兩岸關係,內外分際不明。況且國、民兩黨連對“憲法”的內涵也分歧很大,不必為破解“九二共識”再創造一個“奇特的新共識名詞”。

  癥結不在語匯創新

  早在10多年前,謝就曾提出“憲法一中”。東吳大學政治係助理教授徐永明評説,謝長廷是民進黨內在兩岸政策上第一個往中間論述的人。他的“憲法共識”與之前的“憲法一中”論述近似但更深入,一方面逼馬英九表態“九二共識”的“一中”是根據什麼,另外也在試探大陸的底線。從而打破國民黨對兩岸議題的壟斷,挽回民進黨“狗吠火車”的劣勢。

  有分析説,謝的做法也顯示出綠營人士一直在思考,如果民進黨在2012年“重新執政”,兩岸關係是否會因各自堅持下又關上協商大門?謝的提法或許隱含著為兩岸互動留一扇窗的意涵,希望用較為模糊的“憲法共識”取代民進黨不接受的“九二共識”。不過也有媒體分析指出,民進黨之所以在兩岸交流上踟躕不前,癥結點不在於單純政治語匯的創新。

  時間點引人遐想

  謝長廷最近頻以兩岸論述醞釀“重出江湖”氣勢,他選擇的時間點也引人遐想。

  1月22日民進黨將召開臨時“黨代表大會”,討論“立委”及接下來的2012年選舉提名規則。綠營“天王”們個個摩拳擦掌。國民黨“立委”邱毅指出,這顯然是謝長廷爭取“總統”大位的猛招。謝是拿“憲法”當幌子,如此可以回避“一中”,甚至騙取中間選民的認同。因為馬英九執政後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已獲臺灣主流民意支援及國際社會肯定,選民就不會願意看到政治人物去改變這種局面。迎合不失為一種討巧的拉票方式。(王大可)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