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經濟預期被患有“批評強迫症”的政論家和分析人士撕成碎片,為了“五都選舉”綠營未來將大打“反中”牌,水災警報已在島內許多地方響起,這一切都使得——臺島又開始“焦慮”了。
記得島內媒體上曾經登載過這樣一篇文章,主要的意思是説臺灣是一個危機感特別強的社會,民眾除了擔心自己的小島夾縫處境,還要嚴密關注“朝野”之間的風吹草動,由於對環境的敏感和對變動的焦慮,再加上虎視眈眈的反對黨和滔滔不休的名嘴群的“批評強迫症”,臺灣人民幾乎註定不可能有太多快樂時光。
在看過上周島內發生的事情之後,想必大家都要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多投去幾分敬佩的目光了。
島內患有“批評強迫症”的政論家和分析人士,又開始了“形勢見好時大潑冷水”的“習慣性動作”。當民眾對臺灣經濟前途抱持樂觀和自信的思考被主觀蠻橫地撕成碎片,剩下的只有“焦慮”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那份“2010年世界競爭力”報告雖然讓人們注意到了身邊正在出現的“祥和之氣”,引領大家尋找到了一種“不一樣的感覺”,但是正如許多人所擔心的那樣,人們因此而生成的好心情並沒有能持續多久,因為——患有“批評強迫症”的政論家和分析人士終於還是沒能“耐得住寂寞”,又開始了他們“形勢見好時大潑冷水”的“習慣性動作”。
上周,馬當局發佈了幾大“經濟喜訊”——首季經濟成長超過3%,創下單季新高;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6.14%,為6年來最佳;民間投資成長將達三成七,為5年來最高;出口成長率預估達24%,是23年來最高。今年平均每人GDP可望達到1.8萬美元的歷史紀錄。
針對這些,患有“批評強迫症”的人給出了幾條“建言”:洛桑管理學院的調查方向不正確,結果不可信,“高興一天就好”;民間投資成長,獲益的是老闆,就業機會並沒有增加,失業問題沒解決;臺灣出口增加,是“過度依賴大陸”而産生的“短期效益”,島內經濟並未真正走出低谷;歐洲債信及朝鮮半島危機已經使臺股受牽累連日重挫,島內經濟未來走向仍不容樂觀……
一切都講得頭頭是道,專業的“一塌糊塗”,由不得你不信。
在這種“思維定式”之下,縱使馬當局將“改變已經開始”的文宣口號喊得有多響亮、制定“黃金十年計劃”的工作做得多賣力,怕是也難逃“被質疑”、“被冷淡”的命運。
當民眾對臺灣經濟前途抱持樂觀和自信的“感性思考”被這些個“理性批判”“很主觀很蠻橫”地撕成了碎片,剩下也就只有“焦慮”了。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些學識淵博、敏感性超強的批評者,在對島內的經濟發展前景“激揚文字、指點江山”的時候,為什麼偏偏忽視了一個最不該被忽視的事實:在世界經濟版圖上,臺灣是一個特例,或者説是一個“特長生”,具有其他“考生”所沒有的“加分”優勢,只要兩岸關係照眼前的勢頭順利發展下去,臺灣經濟在世界經濟整體表現低迷的情況下獨得“高分”並非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願他們的所作所為僅僅只是因為一種“職業習慣”,並非是有意要在島內社會製造“焦慮”。
出於選舉的考量,民進黨將更加明確地將“反中打馬”作為“五都”選戰的主戰場。臺海形勢會因此出現怎樣的動蕩?這是一個令島內絕大多數人都深感焦慮的問題
説到製造“焦慮”,真正的高手還得説是民進黨。他們只要有所動作,必定會帶來一連串的“焦慮”。
經過一週的“閉門喬事情”,上周,他們重新“開門見客”,所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高票連任黨主席後的蔡英文正式宣佈參選新北市長,拖延已久的民進黨“五都”選舉造勢的大會終於登場。在這一過程中,蔡英文所表現出的“唯我獨尊”的強勢作派讓人印象深刻:她居然不韙官場之大忌、大喇喇將自己的名字列在五位市長參選人之首。她對此番同意“挂帥出征”所表露的“心機”更值得玩味:她説她一直在研議“十年政綱”,希望為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找到一個“替代方案”,一旦能夠勝選,就要在新北市進行實踐。
面對這樣的場面,人人都能想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被參選”的蔡英文真的很生氣,她是在用“一個女人特有的方式”發泄自己的不滿,告訴那些黨內大佬,她才是民進黨真正的NO1,她有“十年政綱”,她是這個黨未來命運的“主宰者”。
什麼ECFA的“替代方案”?什麼對新北市“負責到底”?全是鬼扯。
眼下真正值得人們去關切的現實存在是,不管蔡英文內心真實的想法怎樣,但終究還是“屁股決定腦袋”,既然上了 “第一線”,她就不可能再有此前那種“放眼未來”、在兩岸政策上營造“模糊空間”的“灑脫”,在背負著“輸掉新北市將會輸掉一切”的沉重壓力之下,她除了抓緊時間向“綠色選民”展現在兩岸政策上的強硬立場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別的什麼選擇了。
別忘了民進黨內還有一個跟蔡英文“既聯合又鬥爭”的蘇貞昌。他之所以早早就把勝選希望不大的臺北市的參選權強抓在手,要的就是眼下這個“走自己的路,讓小英無路可走”的結果,就是在實施“不在輸贏在過水”的謀略時更加沒有“後顧之憂”。爭取綠營更多“關愛的眼神”,他完全可以比小英做得更多。
不能不説的還有圍繞著這場選舉的候選人之爭,民進黨正在上演的派系“選邊站”、謝長廷、呂秀蓮們的“強出頭”等一幕幕政治鬧劇,出於在黨內“搶地盤”、“卡位子”的需要,他們也同樣都不會放棄向深綠“獻媚”的機會。
最終結果會是什麼?只能是讓民進黨更加明確地將“反中打馬”作為本次“五都”選戰的主戰場,“爭先恐後”對馬當局的兩岸政策進行連番猛烈衝撞。臺海形勢會因此而出現怎樣的動蕩?這是一個令島內絕大多數人都深感焦慮的問題。
上周,還有一件事情讓人們很是焦慮:雨季已到,水災警報已在島內許多地方響起,當局的應對之策是否週全、準備得怎麼樣了?(謝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