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美濫用武力拖累經濟 深陷伊、阿戰爭

時間:2011-01-24 14:04   來源:中國廣播網

    在海灣戰爭爆發20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美國一些軍事專家開始反思:在經歷了當初的輝煌以後,實力雄厚的美軍為何現在卻深陷阿富汗戰爭的泥潭?美國能否擺脫失敗-勝利-再失敗的戰爭怪圈?就此話題記者採訪了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

    多種因素使美贏得海灣戰爭勝利

    1991年1月17號,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開始向伊拉克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打擊。42天后,伊拉克被迫從科威特撤軍。

    金一南:1991年海灣戰爭發生,當時有重大的國際事實,蘇聯還沒有解體。蘇聯在1991年底12月解體,剛剛從冷戰過來的美國,習慣在冷戰的時候有一個與他勢均力敵的對手,習慣於這種均衡的狀態,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運用武力,表現非常謹慎,那麼這種謹慎使美國在海灣地區取得了成功。按照當時的參聯會主席克林.鮑威爾講的話,美國是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獲得了理想的聯盟,而且這個作戰地域擁有理想的地形,美國擁有理想的設施,打了一場理想的戰爭。他用了五個理想,美國打得太順手了。而且對手太理想了,聯盟太理想了,大多數國家都出兵,包括埃及、敘利亞都出兵幫助美國人打薩達姆。一覽無余的沙漠地區,最適合於美國的高科技武器發揮作用。一系列東西促成了美國在海灣戰爭所謂的大勝。

    濫用武力 讓美深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困境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美軍在海灣戰爭當中取得勝利,這與嚴格執行了時任參聯會主席鮑威爾的軍事學説密不可分。越南戰爭的失敗給鮑威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為此他制定了美國出兵海外的三大前提條件:第一、政治和軍事目標清晰,第二、美國重要的國家安全利益岌岌可危,第三、得到國內外的廣泛支援。

    金一南:海灣戰爭結束以後蘇聯解體,世界上的兩極世界分崩離析,成單極世界了。那麼從單極世界以來,美國失去制約,就像以前有句老話叫失去制約的權利必然導致腐敗。那麼國際政治也是這樣,美國在冷戰時期的霸權是有制約的,就是蘇聯這個因素。一旦蘇聯這個制約因素失去,到了90年代末期,21世紀初期,美國連續發動了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全是在一個單極世界的環境之內,認為可以為所欲為,想打誰就打誰,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這時美國的災難來臨了。就像今天陷入了伊拉克泥潭、阿富汗泥潭,過分地運用自己的權力、影響力,運用霸權的力量,導致今天全面地捉襟見肘。

    美難逃失敗—勝利—再失敗惡性迴圈

    從二戰結束到現在,幾乎每一屆的美國總統都有自己的戰爭,如今戰爭已經成了美國的常態。

    金一南:在美國國內有些清醒的分析評論家以前就反覆提出警告,美國始終在走馬鞍形。一戰、二戰獲得輝煌的勝利,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吃了大虧。我記得1997年在美國國防大學學習的時候,我當時看了很多美軍的資料,美國人不斷地在告誡自己要警惕,美國歷史上走的馬鞍形,獲得大勝之後必須有大敗,然後大敗之後謹慎了,又獲得勝利。海灣戰爭勝利之後,美國很多清醒者在反覆提醒自己千萬不要重蹈覆轍。結果從“9.11”以後,美國繼續地濫用權力。當然在“9.11”之前,在科索沃戰爭中得手,給了美國人很大的鼓舞。像“9.11”之後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使美國再一次深陷泥潭。又落入了美國清醒的學者和研究者反覆警告的所謂馬鞍形。這些戰爭中的耗費極其巨大,對美國的國力損傷是非常大的。(李艷)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