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自主研發新一代軍用運輸機

時間:2010-11-15 13:59   來源:解放軍報
  ●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僅用23天,就將包括3個師在內的4萬精銳部隊從本土空運到萬里之外的沙特

●大型運輸機是實現遠端快速戰略投送的核心裝備,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國防實力的重要標誌如果把普通戰機比作“蒼鷹”,軍用運輸機就是翱翔九天的“鯤鵬”,是戰略投送能力的標誌

問:近期,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印度將拿出58億美元,購買10架美國C-17軍用運輸機。一架飛機5.8億美元,感覺貴得離譜,值嗎?

答:印度為了爭奪地區主導權,不斷擴充軍力,大量採購新型武器裝備,採購C-17這樣的大型軍用運輸機也在情理之中。這不單單是錢的問題。眾所週知,印度的很多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比較差,對大型軍用運輸機的需求非常迫切,而且C-17能在更短的跑道起飛,適應雪地、沙漠等環境,所以勒緊腰帶也要買。

問:C-17的“肚子”到底有多大,運輸能力有多強?

答:它能夠運送坦克、步兵戰車等大型裝備,有效任務半徑4000公里。舉例説,一次飛行2小時,超過1000公里的航程。如果1天完成4次任務,一架C-17就可以將200多噸物資運送到1000公里外。10架C-17在1天時間就可以將印軍1個山地步兵師投送到1000公里外。

問:我們通常在媒體上看到的都是戰鬥機的風采,對運輸機的戰略地位還不太了解,應該怎麼看?

答:如果把普通戰機比作“蒼鷹”,軍用運輸機就是翱翔九天的“鯤鵬”,是戰略投送能力的標誌。它作為空中投送裝備,可以不受地形、海洋的阻隔,靈活使用空運、空降和空投等多種方式,快速高效地將武裝人員、裝備和物資投送到指定的戰場區域。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作戰範圍明顯擴大,遠距機動用兵是常事;作戰節奏明顯加快,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物資、作戰裝備、給養等消耗急劇增大,對後勤支援保障的要求顯著提高。軍用運輸機的大規模使用,能夠大幅度提高軍事力量的快速機動反應能力和持續保障能力。

另外,軍用運輸機還是重要平臺。現代戰爭中,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飛機作用越來越重要,需求量很大,多由運輸機改裝而來。不僅週期短,很快能投入使用,並且效費比高。如俄羅斯用伊爾-76飛機為平臺改型為A-50預警機、伊爾-78加油機、伊爾-76PP電子對抗飛機等多種特種飛機;美國用C-130飛機為平臺研製了KC-130加油機、EC-l30指揮通信機、RC-130空中探測/偵察機、AC-130攻擊機等多型特種飛機。

可以説,軍用運輸機作為實現快速反應、遠端機動的關鍵手段,作為後勤保障和持續支援的主要工具,能夠大幅度提升軍事力量的整體作戰能力,成為影響和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決定因素。尤其是大型軍用運輸機,是實現遠端快速戰略投送的支柱,是國家和軍隊空中戰略投送力量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裝備,成為體現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

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只用了23天就從本土空運3個師4萬人到萬里之外的沙特

問:能不能結合一些實際的例子,直觀地説説運輸機的作用?

答:軍用運輸機的作用,早在二戰時期就已經開始表現出來。1942年,為打破日軍對我國的地面封鎖,保證抗戰所需的大批物資的供應,美中兩國組織了一支龐大的空中運輸隊,在中國、印度、緬甸3國之間開闢了著名的“駝峰航線”,粉碎了日軍對中國實施大規模軍事經濟的封鎖,穩定了亞洲戰場,顯示了軍事空運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大影響。 1991年的海灣戰爭是現代高技術戰爭的一個典型代表,後勤保障中的高速度、高強度和高消耗是其重要特點之一。美軍要在海灣完成兵力部署,人員和物資的運輸是頭等大事,從本土到海灣,海運需10多天,空運只用15個小時。當時,美國除使用全部現役空中戰略運輸力量外,還運用了空軍後備隊和國民警衛隊的14個C-141、C-5中隊。美國在宣佈實施“沙漠盾牌”計劃之後短短23天內,就將包括空降兵第82師、第24師和第101空中突擊師在內的大約4萬人的精銳部隊空運到萬里之外的沙特。整個戰爭期間,美軍機動司令部投入500多架大型運輸機,向海灣戰場運送了44萬多人的兵力和50余萬噸作戰物資,為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發揮了巨大作用。近些年,我國多次發生嚴重的自然災害,我空軍伊爾-76大型軍用運輸機頻頻緊急出動,在最短時間內將大量搶險救災人員和物資運抵災區,發揮了重要作用。前不久,巴基斯坦發生特大洪水,我國政府派出多架伊爾-76運輸機,向巴基斯坦政府提供了緊急人道主義救災物資。伊爾-76運輸機在搶險救災中的作用和價值,得到了高度肯定,也引起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