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産黨的“三頭六臂”説起

時間:2010-06-12 13:35   來源:解放軍報

  “總部抓學習,全軍都受益”,如今成了一句流行語。四總部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系列報道,從5月31日到6月9日在解放軍報陸續推出後,上下反響很大。

  尊重知識,重視學習,一直是我黨我軍的一個優良傳統。近讀《田維新政治工作生涯》,前言中有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毛澤東回答共産黨靠什麼摧毀蔣介石龐大的軍事機器時,用了一句生動而富有情趣的話:“農民領袖加小學教員。”作者解釋説,“農民領袖”泛指工農幹部,“小學教員”則泛指知識分子幹部。

  無獨有偶。與共産黨合作創建山西新軍的著名愛國將領續范亭,曾以幽默的語言駁斥那些把共産黨人描繪成“三頭六臂”怪物的人。他説:“共産黨人是有‘三頭六臂’的。‘三頭’就是‘槍’頭、‘鋤’頭、‘筆’頭,‘六臂’就是‘兩隻手’能打仗,‘兩隻手’能生産,另外‘兩隻手’能寫文章,能學習,能抓漢奸特務。這樣的‘三頭六臂’,對老百姓是好的,對中國也是好的。”

  重溫兩段歷史往事,對我們今天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無疑有著重要而深刻的啟示。

  以學習為支點,能加快改造舊世界的步伐,也能加快建設新世界的步伐。這種“改造”和“建設”,往往取決於一個組織中“個體”的綜合素質。當年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創造了“看後背”識字法——背上貼字,邊走邊學,許多“紅小鬼”靠這個辦法摘掉了文盲的帽子。今天,軍隊學習環境變了,學習條件好了,諸如電子書、MP4等各种先進的電子學習工具應有盡有,大家更應該經常自我反思:當年紅軍戰士的學習勁頭,我今天有沒有?

  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不僅愚蠢,而且行之不遠;一支不學習的軍隊無法創新,難以擔當大任。讀書決定一個人的修養和境界,關係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影響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事關一支軍隊的發展和前景。古今中外的事實證明:愛學習的國家進步快,愛學習的民族進步快,愛學習的軍隊進步也快。

  作為當代革命軍人,在建設資訊化軍隊的歷史進程中,能不能像革命戰爭年代那樣擁有“三頭六臂”?以筆者淺見,完全可以做到,這就是學習上的“三頭”——敢帶頭、會挑頭、能領頭,實踐中的“六臂”——“兩隻手”抓好戰備訓練和思想政治工作,“兩隻手”抓好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兩隻手”抓好自身的學習進步。(董強)

編輯:栗琰

相關新聞

圖片